©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第一篇 序論
我中華醫學實爲中國古文化中最重要之一種,歷經數千載之演變,早有卓越之成就。中國上古之醫術,原基於先民原始生活之實際需要,由自然啟發而成,其內容浩潮如海,實爲我民族生命之學也。
中國醫學源流,本一脈相承,前後並無間斷,但由歷朝醫政制度之變遷,醫術之進展,學理之創獲,社會風氣之轉移,故流派分岐,各有所長。但亦有庸者審證不明,泥古不化,每以臆說己見欺人或挾秘自炫,以訛傳訛,醫家之道漸至不明,真理反晦而不顯。本書專就中醫診斷學中『脈診』一項做深入之研討。
切脈診斷之法,源自「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論及診法及脈理說明。「平人氣象論」,有最詳盡之脈義論述。「玉機真藏論」則說明四時之脈理變化及由脈論病。「三部九候論」,說脈之部位。「通評虛實論」,據脈象論斷生死。上古之脈法以全身之三部九候決生死。以人迎、寸口、趺陽脈叁而診之。內經僅有寸口氣口之名,並無尺寸爲三部之義。至「難經」始發明獨取寸口之診法,創立關尺之別,但無左右臟腑分配之說。至叔和一代,始立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門之說,切脈之學,遂臻完備。
自「素」「難」,「傷寒論」而下,雖有診脈治病之法,並未明確發明脈診之理,憑脈以審證,而未講脈診之法,叔和根據素難之說,參考古代脈法,著「脈經」十卷,此爲第一部講究脈法之書,此書敍及陰陽大法,表裏虛實三部九候,二十四脈等以五臓六腑三焦四時之變,理論綱目條理而不紊,使後世學者由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頗爲詳盡。然其脈法,則甚爲死板拘泥,以爲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見某病,繁瑣有餘而實用不足,不免有泥脈以和病之嫌,但不論如何,此十卷脈經,確爲曠古之偉大發明,據徐靈胎所言:「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斷,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尊循,亦不可少力之作也。」實中肯之論也。
然後世又見「王叔和脈訣」,乃他人假託叔和之名而作也,朱熹謂俗傳之「脈訣」,辭意鄙淺,非叔和本意,但以其顯淺,醫家入門偏熱是書,自立七表八裡九道之名,似通非通,脈理之精義因而轉晦。代代流傳,遂僅餘粗略之輪廓,脈診之精華盡失,爲人師者心中固已茫茫,而學者更加無所適從,以致「脈學」一道遂漸失傳。眞理因而不明,人皆視「脈學」爲虛無之談而鄙之。循環以下,醫者不得不致力於辨證之法。臨床診病之時皆以病者口述之證狀及體態神色爲主,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僅爲表面之「象」。其真假難論,體內複雜之病理不明,發病之根源難尋。治療之法不免局限於症狀之解除,因而無法澈底根本治療。病者之患雖然暫癒,而病根未除,必反覆發作,不得盡癒矣!
然若醫者能盡知脈理,臨床施治之時,手下三指,左右細尋,即立刻能洞悉病者五臟六腑寒熱虛實之情。處方之際,依據脈理所示,必能全面掌握病況之來龍去脈,本、標、先、後,而加以整體之治療。不但使病情立退,而全身之健康得以漸復。此爲「正本清源」,除病務盡之法,亦爲我中華醫學精華之所在,遠勝西法局部症狀治療之弊,不知脈者,何能爲之?
因之「脈診」之學,實爲中醫四診最最精要之一門,爲醫者不可不潛心研究,以求精專。本書爲使學者更易進入中國醫學之領域,故再加入陰陽、氣血、五臟等基本理論。並在脈診部份再加收二十二種傳統脈診之敍述,其後則爲筆者自幼禀承家傳醫術及多年潛心精研之脈理心得,學者可前後比較印證,以求全面之瞭解及應用。
本書自第七篇開始爲筆者獨創之『張氏脈法』。其內容精要,不論手法、脈象診析、臨床之效果,均與古今中外之脈法不同。而獨爲一家之學。學者只要努力學習,必可心領神會,受用終生!
再版序
『實用脈診發微』,自8年前出版至今,除坊間出售外,主要應用於臨床教學。筆者自15年前在台灣地區最先推出獨創之『張氏脈法』並推廣教學,一開始即受到社會人士之喜愛,前來學習之人士除在職中醫師外,多爲久習中醫而不得要領者,久歷考場而不得其門而入者,或自身有病而久治不癒者。不論學者之目的爲何,一旦進入本門,均豁然發現,原來中醫領域中有此一門精要輝煌之學!莫不在驚喜之餘,努力學習。
筆者獨創之『張氏脈法』極爲精準實用,而且易學易會,不但正確指引方藥之運用,更可提早發現疾病之轉化,因而自救救人,效果特佳,脈法獨特實屬前所未聞。故有心之學者,無不努力鑽研、練習。多半在數月之學習後均能體會本『張氏脈法』之精髓;實地應用,則均能得心應手,手知肚明矣!
今日再版之『脈診發微』更再加入臨床病例之分析及針灸藥物處方之範例說明,使學者在研究切脈診斷法後,而能進一步瞭解如何將脈診之結論配合針灸,方藥的選用。更可瞭解正確的脈法如何在『診斷——治療』上發揮精確宏大的效果!
筆者並特請Dr. Marc Brinkman將本書第七篇起之『張氏脈法』譯成英文編於書後,以便將此傳統醫學之精華推廣至海外,供歐美人士學習。
此次再版特加入若干簡圖以利學習,並感謝廈門大學中醫科薛明郎先生之校定,使得本書得以更完美的呈獻在愛好中醫之同道之前!
中醫師 張蔚炎 民國80年於台北市健泰中醫研究中心
目錄
第一篇 序論及再版序
第二篇 中醫基本理論及陰陽和五行學說
第三篇 臟腑之生理及病理
第一章 臟腑
第二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第四篇 八綱辨症法簡論
第五篇 四診概論
第六篇 傳統脈理概論
第七篇 張氏脈法與傳統脈學之手法辨正
第八篇 六病脈之研究
第九篇 五臟脈理分論
第十篇 六氣脈象論
第十一篇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