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其它 > 群經 > 細說廿四經(附錄) 《五禮通考1-8》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細說廿四經(附錄) 《五禮通考1-8》

prev next

  • 商品編號: sw0281
    出版社: 聖環
  • 作者: 徐耀環新編
    出版日: 1994/05/01
    ISBN13: 9789577810281
    商品狀態: 訂購後進貨(須2-7日)
    裝訂: 精裝
    頁數: 0
  • 定價:  NT$1500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 NT$13500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3097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 備註: 當單筆訂單中有包含[訂購後進貨]商品時, 我們會待集貨之後一併寄送.
       若是您急於先收取訂單中其他商品, 請另行個別訂購此項商品.

商品說明: 

  《五禮通考》是《儀禮》的總結,《儀禮》就像一部生活禮儀百科全書,讓我們輕鬆認識古代的士子儒生如何從生到死的重要儀式,是如何舉行演變。而《儀禮》除重點在「經」的研究外,歷代政府更注重「儀」,它包涵儀制的撰作和研究。
  儀制的撰作有官修與民間私纂。秦漢以降,幾乎每一個朝代都要 制定本朝的禮儀制度,製成禮典,著名的官修禮書,如《唐開元禮》、 宋之《政和五禮新儀》、《明集禮》、《清通禮》。
  因社會的變化加劇,人口的增加,使得私人編纂修訂的有關冠婚 喪祭儀制和日用倫常的家禮、鄉禮類著作,自宋代之後大量出現,如宋朝司馬光《書儀》、朱熹《家禮》,明朝黃佐《泰泉鄉禮》。這些禮書的主觀意圖是想籍此確立儀制的規範,指導現實生活中的禮儀活動,實現讀書人理想的家國。
  儀制的研究有唐杜佑《通典》中的《禮典》,元馬端臨《文獻通考》中的《郊社考》、《宗廟考》、《王禮考》…,就是對這些儀制中繁瑣的名物、制度、禮節,或述或考,或明其沿革,或究其禮意,而清朝秦惠田的《五禮通考》就是《儀禮》的「儀」研究之集大成者, 這也是《細說二十四經》將《五禮通考》當作附錄的原因,讓世人知道整個禮制的源流。
  《儀禮》使中國文化禮儀有了基本範式,而後人只要根據時代變 遷、風俗改易、政治變動、適時改易或參考《唐開元禮》、《政和五禮新儀》、《明集禮》、《清通禮》、《書儀》、《家禮》、《泰泉鄉禮》… 就可以制定新一代可通行於世的禮儀全書。
  若想探究歷代禮儀的變遷則《五禮通考》就是總集成者。
  秦蕙田(1702-1764),字樹峰,江南金匱(今屬江蘇無錫)人。乾隆元年一甲三名進士,曾任禮部侍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精於三禮,又好治《易》及音律、律呂、算數之學。其撰《五禮通考》,始自雍正二年甲辰(ㄧ七二四),迄於乾隆二十六年辛巳(ㄧ七六ㄧ),首尾凡三十八年,為其畢生心力所萃。襄其事者,又有錢大昕、盧文弨等著名學者。此書之所成為禮學傑作,絕非倖致。
  《五禮通考》刻于乾隆間,原刊本今已不易得。通行者為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而《四庫全書》既經謄錄,訛奪不鮮。已故王欣夫大隆先生藏有《五禮通考》付客稿本及原刊初印樣本各ㄧ部。前一種有戴震、王鳴盛、錢大昕等于校,其所校正,刊本均已據改。後一種有朱、墨二色校。校語或書于眉端,或書于夾簽。莫友芝謂朱校出於秦蕙田,似不盡然。墨筆校似亦出于多人之手。王欣夫先生謂「卷五十七內墨筆夾簽有『文弨案』云云,則似姚盧抱經也。卷九十一內眉端朱筆有『鼐謂』云云,則桐城姚姬傳也。」(見本書卷首)則校者亦多續學之士。蓋此書于付刻前,雖經戴、王、錢諸人校改,仍有未盡善者;故於刊印後又由秦蕙田、盧文弨、姚鼐諸人再校。凡所是正,原刊後印本亦均據改。
  今據《五禮通考》原刊初印樣本照片影印,其所以不取付刻稿本者,以其中頗有不盡妥善之處,細讀此本校語,當可了然。

顯示完整說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