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本書系統地用圖解的方式,對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中的基本動作、纏絲勁法和套路招式等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其最大特點,就是用文字引路,圖示說話,視頻傳授,做到了圖文視共進,使讀者易學、易仿、易懂、易會,是太極拳愛好者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也是太極拳培訓的最佳教材。
作者簡介
張富香,女,漢族,1967年出生於太極拳的發祥地——河南省溫縣,是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國家一級裁判員、一級教練員、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際太極拳傳播大使;中國太極拳優秀人才;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五段。任溫縣太極武術館副校長兼教練員;陳家溝太極拳推廣中心教練員;陳家溝太極拳功夫學校教練員。
她做事執著,酷愛太極。利用太極拳發祥地的優勢條件,在各位太極大師們的精心指點和其勤學苦練的動力支配下,刻苦鑽研太極拳理論、習練太極拳各路技藝;熟練掌握了太極拳的各種拳、械套路,屢次在太極拳的重大比賽中頻頻獲獎;多次擔任河南省武術比賽和溫縣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的裁判工作,是太極之鄉崛起的新一代巾幗新秀,被譽為「太極女傑」。
多年來,在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下,她奔波於全國各地,義務為大家傳拳授藝,被各級體育主管部門評為先進個人和先進工作者,多次被邀請到機關、單位和企業擔任太極拳教練員,桃李滿天下。
前言
中華武術,品種繁多,源遠流長,色彩紛呈,技藝獨特,獨樹一幟。太極拳乃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鮮明的民族特色、濃厚的文化底蘊、辨證的養生之道和超然的運動心態,都決定了它不僅有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更有利於人們的心理健康。太極拳的哲理化和人倫化,把道家「道法自然」的辯證思想與儒家「中庸之道」的處世哲學有機地融為一體,使之超越了通常意義的攻防技擊之術和強身健體之法。
在當前,太極拳已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遺產。它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獨有的行拳方式,為練拳者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文化氛圍,給習練者提供了潛移默化的文化薰陶,使其在練拳中陶冶了情操,掌握了拳技,強健了體質,愉悅了身心,得到了延年益壽之目的。
陳式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是陳式太極先輩們社會實踐的成果,是吸收各派武術精華,發展提煉而成的武術瑰寶。
自明末清初著名拳祖陳王廷首創之後,陳式太極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她以輕靈自然、鬆圓雄渾、端嚴沉著、縝密纏綿、精神含蓄、雍容雋永、剛柔相濟的螺旋運動形式和富有實戰性的武術技巧而著稱,所以,幾百年來世代沿襲,歷久不衰,深受拳界青睞,而享譽世界。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較簡單,柔多剛少,以掤、捋、擠、按四正勁的運用為主,以採、列、肘、靠四隅手的運用為輔。結合進、退、顧、盼、定的步法,在外形上有緩、柔、穩的特點。用力方法以纏絲勁為主,發勁為輔。動作力求柔順,以化勁為基礎,以柔克剛。
由於陳式太極拳可分高、中、低三種拳架,運動量可以調節,所以既適合於身體較好的人增強體質,也適合於體弱和某些慢性病患者療病保健。
一種文化要想獲得發展,必須將文化的傳承和積累相結合。透過文字、圖片和視頻等現代傳播媒介,才能使陳式太極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容上得到傳承!
作者根據多年來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的積累,特編著了這部《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入門圖解》一書,旨在推動太極拳的普及暨太極拳文化的發展。
本書共分四章,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深奧的理論,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圖文,活靈精湛的視頻,力求使讀者真切地感到陳式太極的真正內涵和陳式太極技藝的魅力。書的內容新穎,層次突出。採用文字引路,圖片說話,視頻助教的傳授方法,達到一讀即明,一視即仿,一練即會的學習效果,讓讀者有如親臨講學現場受益之感。
在編著此書的過程中,特邀崔路明教練為本書的配圖做了示範表演。全國的武術愛好者,對本書的內容編排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各地太極拳組織和各位老師對本書的配圖和視頻製作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在此,對他們的支持、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作者知識及寫作能力有限,著作之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廣大太極老師不吝賜教和諒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共同為太極拳事業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和人民群眾的健身、安康貢獻我們的力量。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陳式太極拳的特點
第二章 手法步法與腿法圖解
第一節 手型與手法圖解
第二節 太極八法詳解
第三節 步型步法圖解
第四節 腿法圖解
第五節 眼法詳解
第三章 纏絲勁
第一節 上肢纏絲
第二節 下肢纏絲
第四章 老架一路動作圖解
第一式 起 勢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三式 懶紮衣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五式 單 鞭
第六式 金剛搗碓
第七式 白鶴亮翅
第八式 斜 行
第九式 摟 膝
第十式 拗 步
第十一式 斜 行
第十二式 摟 膝
第十三式 拗 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剛搗碓
第十六式 庇身拳
第十七式 青龍出水
第十八式 雙推手
第十九式 肘底拳
第二十式 倒捲肱
第二十一式 白鶴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行
第二十三式 閃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閉
第二十六式 單 鞭
第二十七式 雲 手
第二十八式 高探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腳
第三十式 左擦腳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前趟拗步
第三十三式 擊地捶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 護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風腳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四十式 抱頭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閉
第四十二式 單 鞭
第四十三式 前 招
第四十四式 後 招
第四十五式 野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閉
第四十七式 單 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懶紮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閉
第五十一式 單 鞭
第五十二式 雲 手
第五十三式 擺腳跌叉
第五十四式 金雞獨立
第五十五式 倒捲肱
第五十六式 白鶴亮翅
第五十七式 斜 行
第五十八式 閃通背
第五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式 六封四閉
第六十一式 單 鞭
第六十二式 雲 手
第六十三式 高探馬
第六十四式 十字腳
第六十五式 指襠捶
第六十六式 白猿獻果
第六十七式 單 鞭
第六十八式 雀地龍
第六十九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式 下步跨虎
第七十一式 轉身擺蓮
第七十二式 當頭炮
第七十三式 金剛搗碓
第七十四式 收 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