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解人體與八卦及中醫之謎
人類生長於宇宙大自然(易經)之中,天地為大太極,人體為小太極,腎臟分左右兩枚,為小太極中的太極;64卦配人身,五行配五臟,六爻配六腑;六爻變易,人體病變--
冬日傷寒或變為熱,夏日中暑或變為寒,此所以感冒時會發冷發熱;『六味地黃丸』、上三味共16兩,以河圖之數除10餘6配坤掛;下三味9兩,為河圖九數配乾掛;上為天,天陽反配偶數,為陽之根在陰;下為陰,地陰配奇數,因為陰源於陽;三三合九,以少陽還歸純陽,用之於人體,則為後天補還先天...
全世界黃、白、黑、赤四種人,為甚麼沒有青種人呢?因人秉土氣而生,土畏木剋,青色屬木剋土,故不能生人;於五大洲來說青方全是海洋,土不能佈於海洋的青方,無土則不能養人,故無青種;所以凡人面顯青色者,其人皆有病。
序
中國傳統的醫藥學術,對治療人體各種疾病的特殊功效,近來最為世人所重視。事實如此,幾千年以來,遠古時代的帝皇將相,俱全憑中國醫術及藥方而長命;余有時在想,那些飽讀西方醫的大夫,往往摒棄中國醫學,為什麼不想不想,於沒有西方醫術的古老中國,人們為什麼能夠活命,而且長命呢?由此可見,傳統中國醫術,是有其獨特的處方、特殊的效果的。
中國的醫學源自於「易經」,「醫原圖說」搜羅了歷代名醫的經驗著述,以圖解來闡述易經、人體、醫藥的互動關係--
人類生長於宇宙大自然(易經)之中,天地為大太極,人體為小太極,腎臟分左右兩枚,為小太極中的太極;64卦配人身,五行配五臟,六爻配六腑;六爻變易,人體病變--
冬日傷寒或變為熱,夏日中暑或變為寒,此所以感冒時會發冷發熱;「六味地黃丸」,上三味共16兩,以河圖之數除10餘6配坤掛;下三味共9兩,為河圖九數配乾掛;上為天,天陽反配偶數,為陽之根在陰;下為陰,地陰配奇數,因為陰源於陽;三三合成九,以少陽還歸純陽,用之於人體,則為後天補還先天..
全世界有黃、白、黑、赤四種人,為甚麼沒有青種人呢?因人秉土氣而生,土畏木剋,青色屬木剋土,故不能生人;於五來說青方全是海洋,土不能佈於海洋的青方,無土則不能養人,故無青種;所以凡人面顯青色者,其人皆有病..諸如此之理,本書闡論極詳,圖文並述,白話敘釋,故名之「圖說」;研究數術者,本書不可不讀,無論是山、醫、命、卜、相。
東海 徐宇辳 識于季春 台北
目錄
一.《醫易引端》--李雨村著
自序
論藥小引
醫易序原
醫本於易
心吟
論真精妙合而凝可會太極本無極之義
二.《醫理真傳》--鄭欽安著
序
乾坤大旨
坎卦詩
離卦詩
氣血兩作一卦解
君相二火解
真龍約言
三.《醫法圓通》--鄭欽安著
補坎益離丹
用藥意解
四.《醫原圖說.卷上》命門三焦考--金理著
周子太極圖
趙氏太極圖
新撰人身太極圖
趙氏命門圖
新撰命門圖
命門太極圖
臟腑太極圖
人道體乾圖
合說周子、趙氏二圖
說新撰人身太極圖
說趙氏命門圖
說七節之旁中有小心
命門雜說
說命門、臟腑太極圖
三焦圖
說三焦命門圖
心臟圖、心包圖
兩腎圖、命門圖
上、中、下焦圖
宗、營、衛氣圖
六味地黃丸圖
逍遙散合洛書圖說
補中益氣湯法河圖說
四君子湯法洛書說
四物湯法河圖說
生脈散圖說
二陳湯圖說
上卷補遺
五.《醫原圖說.卷下》圖書繹--金理著
建兩儀之體
宣四時之用
建兩儀之體說
宣四時之用說
陰陽立體圖說
陰陽成用圖說
五行之體圖說
五行之用圖說
八卦陰陽定體圖說
八卦陰著用圖說
八卦陰生成圖說
八卦陰升降圖說
八卦陰主老圖說
八卦陰用少圖說
則圖立極圖說
則書示象圖說
又則書示象圖說
圖書兼則流行圖說
氣化則圖圖說、形化則書圖說
生生圖說
中病圖、傳經圖說
陰陽圖說
臟腑圖說
推原天地圖說
日昇圖、月恆圖
日中雞月中兔說
北斗太極圖說
六.《溫熱論》--葉天士著
急急南補北
七.《溫病條辨》--吳鞠通著
小定風珠方
黃蓮阿膠湯方
目視耳聽論
鼻臭並呼吸舌味並聲音論
氣血論
明理論
陰陽論
先天神氣論
八.《醫學三字經》--陳修園著
脹滿蠱脹
肝說
識一字便可為醫說
九.《醫易一理》--邵同珍著
敘
自敘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配五臟周身圖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督任呼吸天根月窟配人身圖
人身腦氣血脈根源臟象論
天干
地支
花甲
全體血脈管圖
目視耳聽論
鼻臭並呼吸舌味並聲音論
氣血論
明理論
陰陽論
先天神氣論
十.《醫易通說》--唐容川著
緣起
考辨
總綱
太極
兩儀
四象
先天八卦
天干
地支
花甲
十一.《醫易詳解》--唐容川著
後天八卦
八方卦位
八卦取象
人身八卦
重卦
六子
辟卦
月候
交易
變易
不易
互卦
爻位
序卦
雜卦
引伸
十二.《群經見智錄》--惲鐵樵著
內經之總提綱第四.神轉不回回則不轉
易理第五
余之太極第六
內經與易經第七
五行之研究第八
四時為主第九
甲子之研究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