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一卷,略稱《金剛經》,有多種譯本: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元魏菩提流支譯本、陳三藏真諦譯本、隋笈多譯本、唐玄奘譯本、唐義淨譯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共有五千餘字。目前流通之金剛經本中,甚多字句乃後人所加,本社依江味農居士根據敦煌石室唐人金剛經寫本,及日本續藏中古德註本而考訂之金剛經校正本為內容,並照唐咸通時金剛經之分段以分段。內容與分段,全依唐代古本,旨在恢復古本之原貌。
《金剛經》廣為國人所諷誦與研讀,且為具有甚多靈感事蹟的經典。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由於《金剛經》中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茅塞頓開,且親見「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六祖以後,禪宗大興,許多有名的公案,其核心均在表現《金剛經》之精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跋 民初·江味農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自唐以來受持遍寰宇,書寫刊印者既多,文字訛奪亦因之而日繁,勝觀弱冠受此經,初惟依隨讀誦而已,莫明其義,亦不辨文字有異同也。遜清光緒季年,金陵刻智者疏成,味其疏義頗有與今本文字不協者,稍稍疑之。因廣搜舊刻,復見東瀛續藏中肇慧諸註,疑愈甚。及睹唐人柳誠懸寫經,則與諸古疏義合,然後始知今本之訛誤甚多也。繼而應聘校理北平圖書館所藏敦煌石室唐人寫經,其中金剛經最多,大抵與柳書同,乃深慨夫沿訛襲謬由來蓋遠。今幸獲古人真蹟及古註疏,千餘年淆誤因得證明,奈何不鋟布於世以匡之乎?然而習非成是久矣,荊人獻璞,鑒真者稀,宜俟機緣,未堪率爾,時民國八九年間也。迨歲庚午,有潮陽郭居士者精刊此經,謂依柳書。書出,大有非難其擅改經文著,實則其刻尚未盡依柳書。甚矣!習非成是,有如是乎。雖然,古本之善,終不能掩,試舉一二,如古本前周曰「應云何住」,後周乃曰「云何應住」,一字升降,其義迥殊,自訛為一格,遂有誤認文複者矣。「是名」句,或有或無各具精義,自訛為處處有之,遂多以三諦說之矣。不知般若正明二諦,蓋於二諦,遮照同時,即是中也。豈二諦外別有中乎?台宗以三諦說一切法,然智者大師本經疏義,始終皆明「緣生之法,莫非假名,故曰即非。達其即非,則會真實。」其於是名祗作假名會,是真善說三諦者。若必執三諦名言,而以「是名」配中。「是名莊嚴」則可。「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云何通耶?壬申之秋,應諸友夙約為說此經,悉依唐人寫本,而融通諸論及古注義藴以說之。大眾歡喜踴躍,請以校正本印布之,欲使共知確有依據。孰正孰訛大明於世也。於經後附校勘記,引諸異本及各家疏釋,不厭求詳,以資覆按。而述其緣起於此,一事之興也,無不關時,況甚深般若乎!依文字起觀照、悟實相,文字因緣所關非小。或曰:「禪宗即般若度,而不立文字何也」?曰:「子誤矣。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此不立之旨也,豈斷滅文字相?且諸家語錄非文字乎?」語云:「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何況一字之差大有出入,何可忽也。
癸酉春勝觀謹跋
目錄
爐香讚
淨口業真言
淨身業真言
淨意業真言
安土地真言
普供養真言
奉請八金剛
奉請四菩薩
發願文
云合梵
開經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補闕真言
圓滿補闕真言
普迴向真言
金剛讚
般若波羅蜜心經
大悲咒
三皈依
迴向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跋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