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本書旨在指出「對治現代化」是再度開展佛學研究最有遠景的取向。書中各章﹐有的直接表露佛教對治現代化可以最見力道﹐有的先強化佛教本身的「功能」而間接導向對治現代化的道路﹐充分顥示作者對佛教未來發展的一點 期望﹐而總題為「佛學新視野」。
《現代佛學叢書》總序
本叢書因東大圖書公司董事長劉振強先生授意,由偉勳與惠南共同主編,負責策劃,邀稿與審訂。我們的籌劃旨趣,是在現代化佛教啟蒙教育的推進,佛教知識的普及化,以及現代化佛學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本叢書所收各書,可供一般讀者、佛教信徒、大小寺院、佛教研究所,以及各地學術機構與圖書館兼具可讀性與啟蒙性的基本佛學閱讀材料。
本叢書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佛經入門、佛教常識、現代佛教、古今重要佛教人物等項,乃係專為一般讀者與佛教信徒設計的普及性啟蒙用書,內容力求平易而有風趣,並以淺顯通順的現代白話文體表達。第二類較具學術性分量,除一般讀者之外亦可提供各地學術機構或佛教研究所適宜有益的現代式佛學教材。計畫中的第二類用書,包括(1)經論研究或現代譯注,(2)專題、專論、專科研究,(3)佛教語文研究,(4)歷史研究,(5)外國佛學名著譯介,(6)外國佛學研究論著評介,(7)學術會議論文彙編等項,需有長時間逐步進行,配合普及性啟蒙教育的推廣工作。我們衷心盼望,關注現代化佛學研究與中國佛教未來發展的讀者與學者共同支持並協助本叢書的完成。
傅偉勳 楊惠南
自序
當今所見佛學研究,有兩種取向比較特殊:一種是廣泛運用文獻學方法從事傳統教義的貞定工作,或自設「創造詮釋學」方法從事傳統教義的革新工作;一種是援引當代科學或哲學思潮和佛學相互印證,以加深現代人對佛學的印象和認取的雅興。這對於長期以來「低迷不振」的佛學界,多少有些激勵(使其活化)的作用;同時對於佛教的傳播和發揚,也當有正面的意義和貢獻。不過,如果只停在這個階段,恐怕還看不出對已經深受「現代化」的蠱惑和戕害的當代心靈能起什麼「療治」的功效。於是繼起的佛學研究者,仍得思考佛學研究「如何開展」的問題。
大家有目共睹,人類所推動的「現代化」,給自己帶來了空前的兩項浩劫:一項是「現代化」的支柱「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的過度膨脹,大量耗費不可再生能量,導至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和核子恐怖等危機,人類正在自食可能「沒有明天」的惡果;另一項是「現代化」中的「現代性」,預設了「人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權力宰制」還在盲目的擴張中,使得自然和人性、個人和社會以及個人和個人之間原該相互依存而和諧融通的情境越來越難以實現,而徒然深化了自我的孤獨和悲苦!面對這一「千瘡百孔」的世界和日漸「自我流失」的現象,人類可有什麼良策加以改善?
此刻無法乞靈於西方,因為「現代化」正是西方人所策畫和帶動的,他們不可能一面霸佔著豐厚的物質享受和炫人的權力利益還一面帶領著大家「逆現代化」而行。那隻有乞靈於東方了,東方有源起於道家的氣化宇宙觀和源起於佛教的緣起宇宙觀,都可以據為對治西方促使「現代化」必然出現的機械宇宙觀。不論是氣化宇宙觀還是緣起宇宙觀,都不崇尚戡天役物,有利於世人從事比較長遠而平穩的生涯規畫(不像採信機械宇宙觀後流於「與自然競利」而惶惶不可終日)。其中又以緣起宇宙觀對治機械宇宙觀最容易見效,理由是這種宇宙觀當宇宙萬物為「眾緣和合」所成(眾緣不和合宇宙萬物就消失),所以宇宙萬物就「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而人只要不執著宇宙萬物的「實有」,就能解脫痛苦煩惱而臻於涅槃寂靜境界,這樣所採取的應世策略一定最少耗費資源,而可以避免人類自惹的「速取滅亡」一項災禍。還有由緣起宇宙觀衍生(或併生)的「無我」觀念,否定了世俗競逐權利的必要性,自然也可以藉來淡化和機械宇宙觀互通的「人為主體」觀念,而使人的存在多一分「自由」、「和諧」的保證。
正由於佛教在當世具有這樣的「優位性」,所以佛學研究也要導向「對治現代化」的途徑上去,才能顯出這類研究特有的意義和價值。宗教本來就深植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而任何有關宗教的研究,也得有所回饋於現實生活,不然這樣的研究就會失去訴求的對象和無從發揮應有的影響力。我們看當今那些現成的佛學研究,固然猗歟多姿,但要論到「何處用武」,卻又說不上來,豈不是太可惜?因此,這裏所指出的「對治現代化」這條路,應該是再度開展佛學研究最有遠景的取向。有志奉獻於佛教事業或關心人類前途的人,「盍興乎來」共襄盛舉(以上曾以〈佛學研究再開展》為題,發表於《法光》第六十七期)。
現在本書所見這些篇章,就是在這個前提下考慮撰寫的。有的直接表露佛教對治現代化可以最見力道,有的先強化佛教本身的「功能」而間接導向對治現代化的道路,充分顯現個人對佛教未來發展的一點期望。眼見人類難以再有可以安居樂業的環境和普遍沈溺於現代化迷夢所出現的窘境,總有排遣不開的煩憂和不忍,所作的這項呼籲,就算是願意克盡一己參與改善目前境況行列的棉薄之力的表示吧!
週慶華
一九九七年元月於新店
目錄
《現代佛學叢書》總序
自序
導論:詮釋的新向度——從既有的詮釋理論談起
一、本題的源起
二、詮釋本身的意義
三、詮釋的對象問題
四、詮釋是怎麼可能的
五、詮釋理論的新課題
六、可以繼續拓展的兩個領域
第一章 順應現代化/對治現代化?——今人所倡佛教現代化的商榷
一、佛教現代化?
二、今人所倡佛教現代化的方案
三、佛教現代化隱藏的難題和危機
四、對治現代化才是正途
五、對治現代化的附帶條件
第二章 風險與禍害遞減率——觀音思想給予現代管理的啟示
一、世紀末宗教熱的省思
二、現代管理的危機與後遺症
三、觀音思想可以救勝
四、現代管理的遠景有賴觀音思想的摶成
第三章 佛教和其他宗教對話的途徑
一、宗教對話的必要性
二、宗教對話所存在的變數
三、佛教主導宗教對話先行要解決的課題
四、佛教主導宗教對話的可能模式
第四章 佛教的財富矛盾問題及其化解途徑
一、財富矛盾是宗教中普遍的現象
二、佛教財富矛盾的直接原因
三、佛教財富矛盾的深層原因
四、化解財富矛盾的途徑
第五章 當代佛教義理詮釋的走向及其問題
一、一個詮釋方法論的反省
二、當代詮釋理論的發展概況
三、當代佛教義理詮釋的兩條進路
四、兩條詮釋進路所隱含的問題
五、可能或必要的因應策略
第六章 佛教的「不可說」辨析
一、「不可說」概況
二、「不可說」的內在理路
三、「不可說」隱含的問題
四、重新面對「不可說」的方案
第七章 「轉生」說的局限與突破
一、轉生說的概況
二、轉生說所遭受的質疑
三、既有質疑的檢討
四、突破局限的途徑
第八章 佛教運用譬喻的問題探討
一、譬喻的指月功能?
二、譬喻者的善用與否
三、譬喻接受者的不確定反應
四、可彌補「言不盡意」的遺憾
五、避免喻依和喻體的相互干擾
第九章 轉悟與直悟——禪宗的辯證方法學及其難題
一、理解禈宗的另一個面相:辯證方法學
二、禪宗辯證方法學的形成
三、禈宗辯證方法學的運作情況
四、禪宗辯證方法學的難題
五、化解襌宗辯證方法學難題的方案
第十章 「格義」學的歷史意義與現代意義
一、「格義」方法學的提出
二、「格義」方法學的現像
三、「格義」方法學的迴響
四、「格義」方法學的「後續」發展
五、「格義」方法學的歷史與現代意義
附錄:後設宗教的當代性格及其問題
一、論題緣起
二、「後設宗教」釋義
三、後設宗教的當代性格
四、後設宗教的連帶問題
五、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