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漢書‧藝文志》記載西漢時有齊、魯、韓三家今文《詩經》學,皆列於學官。自東漢鄭玄以《毛詩》為主作《箋》,受世人所宗,三家《詩》便逐漸消亡,僅存十卷《韓詩外傳》流傳後世。其書並非一般解釋字義的訓詁之作,而是「推詩人之意」的思想性論著。書中引錄三百餘則史事、故事或寓言,每則文後雜以作者韓嬰之議論,再引《詩》句以為佐證。所傳達的思想以儒家為主,特別是受《荀子》的影響最深,也雜有部分道家、名家的思想,凸顯了《詩經》解釋中的道德取向,也是先秦至漢「賦詩」、「引詩」傳統的代表著作。本書正文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據,參考各家注述,詳為注譯評析,以供今人深入研讀之用。
導讀(節錄)
關於《韓詩外傳》的體裁,一般認為它與《詩經》的解釋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在全書之中,其所引《詩經》中的詩句只處在一個次要的地位,作為書中每一章所說故事或者道理的佐證而存在。所以《漢書‧藝文志》中批評三家詩的風格時說:「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采雜說,咸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魯詩較為平實,可能與原意較為接近,但總體上班固都將它們看成是一種「取《春秋》」的以史證經之體,或者只是「雜說」,而與《詩經》的「本義」相去較遠。魯、齊兩家的著作皆已亡佚,無從取證;《韓詩外傳》的基本寫作格式便是先講一則史事或者寓言,或發表一些議論,然後再引詩為證。這種引詩的風氣是先秦時代諸子著作中常見的一種方法,如《孟子》、《荀子》都在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而以《荀子》中最多。
《韓詩外傳》受到荀子的影響極明顯,其中引用或者改寫自《荀子》的內容多達五十四章。因此和《荀子》一樣,「引詩」也是《韓詩外傳》與《詩經》的最突出的關係。這種「引詩」之風的源頭可以上溯到春秋「賦詩」的時代,以及孔門論詩的影響,屬於先秦《詩經》學中一個顯著的現象。
孔子將《詩》作為自己講學的教材之一,從《論語》中的記載來看,其「引詩」的傳統實際上是和「賦詩」有相通之處。如《論語‧學而》中記載: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又如《八佾》: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貢、子夏這裏所引的詩,實際上還是一種比喻或者「斷章取義」的用詩辦法。而其重要意義在於,自孔門對於《詩經》的研習開始,既啟發了後來「引詩」的風氣,同時也指明的《詩經》解釋中的道德方向。
這種「賦詩」和「引詩」的風格,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說,相當於艾倫‧塔特(A‧Tate)所說的詩歌「張力」(tension)的範疇,或者可以說是一首詩所可能被解釋的「詩域」,在此「詩域」的範圍之內,所有的理解都是可以接受的。徐複觀《〈韓詩外傳〉的研究》一文中也提到:
由春秋賢士大夫的賦詩言志,以及由《論語》所見之詩教,可以瞭解所謂「興於詩」的興,乃由《詩》所蘊蓄之感情的感發,而將《詩》由原有的意味,引申成為象徵性的意味。象徵的意味,是由原有的意味,擴散浮升而成為另一精神境界。此時《詩》的意味,便較原有的意味為廣為高為靈活,可自由進入到領受者的精神領域,而與其當下的情景相應。儘管當下的情景與《詩》中的情景,有很大的距離。
因此,諸子之中「引詩」的情況,可以看作是「賦詩」傳統的一種繼承和延續,「引詩」中的詩句所出現時的意義,在一般情況下,只是作為一種佐證而存在,同樣也具備「斷章取義」的特性
目錄
導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