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阿姜查是現代南傳佛教森林派的偉大行者,早年受過完整的傳統僧侶教育,通過最高級的正規佛學課程考試,但最後卻放棄學業,選擇了森林苦行僧的方式來追求佛法上的證悟。他的追隨者無數,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他都能以適切的方式教導,時而嚴厲,時而風趣,直戳你心底深處。
阿姜查的教導,不強調任何形式的打坐,而以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為主,他要我們明白,死亡是無可逃避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訓練自己的心,安住於無為法中。只有這樣解脫才是可能的。阿姜查圓寂後,他的喪禮有一百萬人參加,其中包括泰國國王與王后。而他的法教,也隨著他眾多的西方弟子散播到世界各地。
此次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是顯示自己正念還不夠。
最完整的阿姜查法語輯錄
《阿姜査的禪修世界》,完整收錄了許多先前以英語出版並免費流通的阿墨澎法語。智慧出版社(Wisdom Publications)為了能將阿姜查的教導帶給僧團外更廣大讀者,特別請求阿姜查僧團應允將這些談話重新些理,依修行的重要三學:戒、定、慧編輯成冊,此提議護得阿姜査僧團的完全支持,並在阿姜查逝世十週年出版。
機蜂頻現的教導
阿姜査在教導時,在許多方面都很像是樂團指揮:不只要領導和諧聲響的連貫性,且要注意在場人員的個性與心情;在心中融和他們的語言、感覺與問題,然後自然地作出反應。
對聚集在他身邊的群眾。前一刻他可能正在用剝芒果皮的對錯方式做比喻,下一刻則以同樣就事論事的親切態度,轉而描述究竟實相的本質。前一刻他可能板著臉孔冷淡對待驕傲自大者,下一刻則對於害歪者展現和藹與溫柔的態度。有時,他可焦正與村裡來的老朋友設笑,一轉身,則盯著某名貪污的上校,墾切地告誡他解脫遺上誠實的重要性。幾分鐘前他可能正在責罵某位穿蓍邋遢的比丘,接著,讓衣服從肩上滑下,露出圓滾滾的肚子。
若碰到有人提出機巧的學術問題,想與他做高深的哲學對話以展現才智時,他們經常發現,隆撥會將假牙取下,交給隨侍的比丘清洗,與他對話者,接著必須通過大師的測試,在清新的假牙裝回去之前,透過緊閉的大嘴回應他深奧的問題。
本合輯中一些談話,即出現在這樣一種自然的場合,其他的談話,則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如誦戒結束後,或僧俗二眾於朔望之日的集會,無論是前者或後者,阿姜查從未事先準備,本書中沒有任字是說話前預設好的,他覺得這是個重要的原則,教師的職責是根據當時的需要而說法——「若非活在當下,那就不是法。」他這麼說。
阿瑪洛比丘(Amaro Bhikkhu)
【推薦序】這本書將改變你的生命
我不太曉得如何介紹這位我所見過最有智慧的人才好。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機鋒與活力、率真與實話、莊嚴與親密,以及幽默與嚴肅的戒律、動人的悲心與自然的解脫。阿姜阿瑪洛(Ajahn Amaro)對本書精彩的導讀,將他描寫得很傳神。
多數阿姜查的教導,是藉由舉例、譬喻與活潑的對話所作的即時開示。他的教導直接而誠懇,沒有任何保留。「觀察人世問的苦因,它就像這樣。」他會如此說,而將我們的心導向實相。因為他是個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巧師,他與每位訪客都坦誠相見,對眼前的處境皆保持幽默與直觀,因此,很難完全用語言捕捉他教學的活力。所幸他的遺產還包括近兩直座寺院、許多活生生的優秀傳法弟子,數百卷泰語錄音帶,以及數百萬個被其智慧感動的人。
在這些篇章中,你將發現阿姜査的另外一面,有條不紊與略微嚴肅的一面,它們的場合主要是針對比丘、比丘尼與訪客團體所舉行比較有系統的長篇開示,在這些教導中,他邀請我們所有人省察教法的本質,思惟它們,並將之謹記在心。在這本書中,他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無論我們是誰,生命的狀態都是不確定的:「如果死亡在你裡面,那麼你可以逃到哪裡去呢?無論是否害怕,你都一樣會死;死亡是無法逃避的。」以這個事實為基礎,他舉出超越生死輪迴的解脫之道。「這是重點:你應該持續思惟,直到放下為止。那裡一無所有,超越善惡,來去與生滅。訓練這顆心,安住於無為法中,」他宣稱,「解脫是可能的。」
那些會遵循這位親愛導師教導的人,都一定願意探索他們自己的心,把結鬆開,放下執著、恐懼與我見。「如果你真的了解,則無論你過的是哪種生活,你時時刻刻都可以修行。為何不試試看呢?」阿姜查建議,「它將改變你的生命!」
願阿姜查所傳達慈悲佛陀的祝福,能充實你的心靈,並利益十方一切眾生。
獻上我誠摯的敬意。
傑克.康菲爾德
於心靈磐石中心
加州.伍德克,2002年
【推薦序】與證悟者的生命相遇
世界上的佛法書有兩種,一種是為了滿足讀者的理性追求而寫成的,例如圖書館裡滿櫃子能增長佛法知識的書;另一種則是讓我們在書中探險,而在路途中與另外一個生命的相遇,就如《阿姜查的禪修世界》這套書。
全心融入貼近阿姜查的心靈世界
這套書不是阿姜查特別為告訴讀者什麼刻意所寫的,而是一群泰國比丘、農民、官員、西方嬉皮、教授等,在面臨生命困頓,企圖從佛法尋求答案時,與這位慈悲長者的心靈對話。
對本書的讀者而言,如何在這些隨機的對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示呢?我想很關鍵的一點是,千萬不要用第三者的旁觀心情,以喝茶讀小說的態度「在一旁」輕鬆閱讀;而是要將自己全心融入,才能真正嘗到阿姜查以畢生經驗,順手捻來的簡單話語裡所蘊含的無窮滋味。如果你可以試著貼近阿姜查,順著他所說的個人經驗,去觀察自己,在自身上運作,你就會在書中與這位證悟者的偉大心靈相遇。
阿姜查的修行方法來自森林的體驗
在今天這個資訊取得非常容易的時代,學習佛法的方式很多,而阿姜查為何偏偏選擇森林苦修這古老的頭陀行呢?在原始森林中,人類無法享有現代文明所提供的安全與憑障,更沒有社會與物質的支持。生活在其中,人類不再是唯一的主控者與活存者,他必須學習與森林中的其他生命和平共存,赤裸裸地獨自面對動物的威脅、疾病的侵襲,以及巨大的死亡恐懼。這是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修行方式,但卻能打開了心靈的無限可能。讓我用我的一位朋友的經驗,來說明在原始森林中,心靈是如何被開發的微妙過程。
我的這位朋友是個女企業家,在矽谷擁有百萬美金的股票,卻為了治病而走進森林禪修。剛開始,她的老師讓她待在一個非常簡陋但尚有人煙的禪堂禪修,但是她仍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於是,老師就教她往森林更深處去禪修。當她走進森林裡的小木屋,發現滿地都是螞蟻爬上爬下,蜈蚣竄來竄去,蜘蛛還會從天花板垂墜下來。她感到很可怕,根本就無法靜下來打坐,滿腦子想的都是怎樣把地打掃乾淨,或怎樣把從蟲子趕走……就如所有自許為文明人會有的慣性反應一樣:這是我的地盤,非我族類都給我滾,表面上,這只是對舒適環境的基本需要,但更深一層來看,其實是現代人很習慣的一套自我中心的運作。
這位企業家朋友的轉變,來自一位她認為很不認真的禪修者所給的震撼教育——她竟然可以花三、四個小時,只為了將一隻掉到坑裡的青蛙救起來。更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等那隻青蛙爬出坑後,這位森林行者還不停的柔聲細語地安撫那隻青蛙,就好像在對一個飽受驚嚇的小孩說:「不要害怕、沒事了」……。她被這個舉動給深深震撼了。
於是,她花了七、八個小時,把螞蟻放在紙上一張一張把牠們請走,並告訴螞蟻:「我在這兒修行,請你們不要傷害我。」逐漸地,她的心開始感覺到她與這些大自然裡的大小生命不再是互不相干的。接著,她和周遭環境的關係就有了奇妙的轉變,她似乎覺得牠們是來守護她的,這種密切的連結感,竟使她快速地突破原來禪修的進程。禪修到後來,她聽到屋頂傳來輕悅的笑聲;兩天後的清晨,竟發現屋子四周開滿了不屬於那個季節的花。
許多選擇森林修行的人都有類似這樣的歷程:從害怕被外來力量侵害的自我中心(恐懼死亡),轉化到領悟自己與其他生命息息相關,終至體會生命與生命之間,應該是開放、給予、相容與平等的。
對阿姜查來說,在艱困的森林苦行裡,支持他不放棄的也是對死亡的擁抱、坦然以及真實地面對。阿姜查的偉大,不在於他是一代大禪師,而在於他讓我們知道他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都怕死,只是他讓死能夠進入到真實的擁抱歷程裡,因此能夠有多一分的堅持與超越。
十年的重病與超越
在經過四、五十年的禪修後,阿姜查晚年生了重病,一病十年,到最後幾乎沒有辦法開口講話,只能用手指比劃,可是他仍照樣教導別人禪修。肉體上的劇痛中,並沒有阻礙他繼續與眾人分享佛法。
一般人在學佛時難免會有一種期待:希望藉由學佛可以免於橫逆而永處順境,可是我們遲早會發現,這種期盼並不是一個必然。學佛並不能保證我們一輩子都在順境中,學佛只是讓我們能夠身在痛苦裡,心卻不被痛苦所掌控;透由單純地接受自身的感受和情緒世界,學會面對這些逆境,並觀察我們怎麼面對它。
我們隨便翻閱這套書的任何一章,不難發現他經常掛在嘴邊的提醒:修行就在我們這個身體。修行不在於我們讀了什麼書,也不在於我們記得了什麼道理,而在於我們能夠觀察,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是如何為外界所引動,我們的心又是如何因這些引動而起了喜惡的反應,阿姜查要我們去仔細觀察這一連串的變化是如何運作的。
他所道出的這個單純的原則:往內去觀察我們自己,並不是阿姜查的發明,而是佛陀的方法,也是歷代禪修者共同秉持的方法。佛教和其他靈修傳統不一樣之處,就在於觀察此時此刻、觀察自己的身心,那麼,到底要怎麼樣去觀察呢?
以生病的身體為老師
在南傳巴利經典《相應部》裡記載:有一天,佛陀去探望一位生病的比丘,佛陀就問他說可以忍受嗎?可以忍受病痛而愁煩不再增加嗎?比丘剛開始說不行,覺得身體很痛、心裡很煩,還是很難過。佛陀就對他說,要用自己的心去觀察自己和這不舒服的境界的關係,觀察痛是如何產生、增加的程度如何,痛是如何在身體裡移動,細微的觀察所有的變化,如此忍受力就會增強。
身體不會帶給我們快樂,因為肉身會生病、會老化、也會死亡。因此,我們能做的只是培養我們的心,不讓它受外在的變化所遮蔽,錯把五蘊的感受當成是主宰,其實那只是短暫的現象,可是我們大多沒有這層的觀察,很容易就被感受的假相所主宰。
生病的時候,讓生病的身體成為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引導我們邁入新的道路——讓心引領我們。我們可以決定在那時候只做一個好的病人,好好休息,不要再忙著讓我們的心去映照外在世界,而是讓心映照出我們自己。阿姜查的一生就是告訴我們——照顧我們的心。雖然有很多痛苦在我們的身體發生,在我們的周遭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有一條新的路,就是照顧我們的心,讓心不會因為身體的舒服與否,就跟著起舞。
阿姜查的教導重點,就是要我們學習觀察自己的心。每個人的心就是一個舞台,台上的舞者自己決定了舞蹈的演出;心,也像一面反射鏡,整個世界都是我們心的投射,是我們決定了自己所感受的這個世界,而不是世界真的以我們所認為的面貌存在。
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
阿姜查不斷地重複強調: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在我們的六根裡、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我們必須在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的當下,去仔細覺察,心如何被這些外境對象引發出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別的製約反應。
阿姜查以非常淺顯活潑的比喻,讓我們知道如何在這個修行道場裡用功,如何在這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光明、清淨與喜悅。他的方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這三個步驟好像是一個連續、互相關聯的過程。從觀察我們自己的內心做為始點和核心,來指導我們如何去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這兒超越和放下、不執著。
慧——修行的開始
阿姜查認為戒、定、慧三者的核心在於智慧:他不是指開悟這個層次的智慧,而是指我們在面對人世這實存的經驗裡面,能夠去辨識什麼會導致痛苦,什麽會導致快樂的因果關係的智慧。除非我們能如實的去觀察所有的因果相互的變化,我們不會發現自心是如何的被蒙蔽,又如何的自我欺騙。
但為什麼人們不想要脫離苦,原因在於我們根本就不想看苦。因為我們不想看苦,所以不能認知苦,當然就不想脫離苦了。阿姜查用了一個比喻:一個人在袋子裡面抓摸,但是他不曉得袋子裡是魚還是蛇,他不知道、也不想看清楚袋裡的東西,如果他看到袋裡蛇的模樣,一定會把手放掉,但他沒看見也不想看,才會把手伸進袋裡抓摸。我們的煩惱與痛苦也是一樣被放在遮蔽的袋子裡,如果我們不願意看,就會被煩惱之蛇所侵害。唯有擁有能夠辨識生活中苦之蛇的智慧,我們也才會產生動力,想要尋找到可以脫離苦的方法和機會,讓心獲得真正的平靜。因此,戒、定、慧三學須以慧為發動的開始。
戒——修行者的保護衣
阿姜查認為,知道苦的因果循環是讓我們願意修持戒律的根本動力。而這些戒律的目的,並不是要控制或形塑我們,而是要讓我們保持醒覺,在保持覺察力的增長上去持守這個戒律。所以,犯戒是非關道德的懲罰,而是顯示自己的正念還不夠強,才會犯戒。持戒,是幫我們在提升內心的專注力與智慧的開發上,建築一道保護牆。唯有對自我內在的有限性能有所覺察,我們才會意識到需要持戒,以保護自己的生活和世界。阿姜查認為這樣的了解就是智慧的發揮,而不在於以這樣的規則、規矩,來要求別人或環境,而是從這些規矩裡檢驗和提醒自己,如何讓自己的覺察力與正念能夠持續。
定——培養專注平靜的心
追求內心的平靜,關鍵不在於要有很好的老師,也不在於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重要的是要懂得訓練自己的心。訓練我們的心能夠找到合適的修行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業處」。
基本上,阿姜查所提出來的是南傳佛教一脈的方法,先從觀息開始,再從觀息到觀身,然後觀察五蘊,再到觀察五蘊的苦無常,進而產生厭離。他的觀息方法有個很大的特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把整個息從鼻端進入到身體,到胸部、腹部,同時仔細觀察從吸進來到吐出去的每個歷程。等到這三個點讓我們注意力安定下來時,第二個階段就是把這三個點放下,然後單以氣息在鼻端或上嘴唇的出入做為觀察對象,之後才把正念建立在鼻端呼吸的出入。在這過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放鬆,接著觀察三十二分身髮毛爪指甲等。這個南傳的觀身念處的方法,能夠破除我們習慣性地認為身體是「我」的,要保持健康、很害怕受到任何損害的執著,尤其能夠看清我們身體是四大組成,沒有一個「我」存在。
觀察身體的三十二分身有個好處,對修行過程中身體因修行而產生的疲勞、對天氣的熱或冷等,會有內在力量能夠忍受。這樣將有助我們在禪修過程中敢於挑戰自己,而讓自己的心力可以引導培養專注力,培養專注力的目的是讓心能夠平靜和安定,之後才有能力進一步觀察覺知的心。
戒、定、慧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在這個觀心過程裡,我覺得最難的,就是它不斷重複提醒我們在觀照自己的心時,不管是什麼念頭、感受,都得直接面對它們,去看這些痛苦或快樂是怎麼生起的,更要去觀這些痛苦或快樂生起的根源是什麼。在觀的過程中,不管念頭是什麼,覺知的心若是清淨,就可以清楚覺察這些念頭所引起的感受與反應,念頭只是進來然後就離開,心卻不會被這些喜惡情緒帶著跑。阿姜査以蜘蛛與蛛網來比喻:蜘蛛結好網以後,就在這個網的中心伺候著,當蟲子闖進來,就像煩惱進入,這時蜘蛛就離開網中心去抓這隻進來的蟲,然後又回到網的中心。
整個阿姜查的指導就在智慧,關鍵還是在於我們去覺知自己的心,對於所接觸的任何狀態不執著,可是也不逃避,而是去直接觀察。他又用一個很有趣的比喻,說痛苦煩惱都有它們的家,貪有它的家,煩惱、瞋惱也都有它們的家,你就是觀察它們,然後讓它慢慢回到它各自的家。他用這樣的比喻是要告訴我們,對待煩惱不是去討論應不應該有煩惱,而是能夠清清楚楚的看著煩惱來了,讓煩惱自己回家去,始終保持做「自己做主人」這般的清明。
我們的內心若有這樣的平穩力與覺照力,就是真的定力和智慧。由於定力和智慧的增強,也會進一步地支持與強化戒行。戒、定、慧是互相關聯互為因果的,絕不只是單一命題,或者只是階梯式的次第。戒、定、慧三者相輔相成的關係,在阿姜查這麼有修為的禪師的解說下,讓我們看出那是一個立體且互動的修行歷程。
持續精進需要慧力
在第三部「慧」篇裡,阿姜查告訴我們如何持續地保持精進。禪師比較著重的幾個提醒中,第一個就是修行的場所是我們的內心,而非任何其他的事物。阿姜查提醒當時與他一起修學的禪修者:我們有一種習慣,認為要得到修行的成果要累積很多的經驗,或者要有很好的老師,這種消費心態,是與切入了解、觀察自己的心,進而能夠離苦是背道而馳的。
因為心的特性就是會去抓取對象,這種抓取是一種貪愛,有了貪愛,就會想進一步保持它、擁有它,於是就會對可能失去它、不能掌握它產生恐懼和焦慮。我們長期順應著心的這個特性活著,在它的慣性思惟下運作而不自覺。我們大部分的時候是活在焦慮、不安與矛盾裡,這是由於我們順著我們的心要去追尋什麼、去抓取什麼的習慣性導致,這不是法,那麼法的價值是什麼呢?法的價值就是在看到心是無常的,心所抓取的對象也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有永恆不變的話,那是因為我們自己誇大性的期待,導致我們希望它永恆不變,阿姜查在幫助我們看到心的特質,期望我們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
覺察慣性就可以滅苦
不要跟著想法走,但是我們該如何辨識不要跟自己的想法遊蕩呢?記得!當我們把自己所想絕對化時,就會被自己的想法控制。阿姜查舉了好幾個很實際的例子,如:有禪修者認為「放下」這個想法是老師教的,很重要,所以就什麼都放下,包括房子破了也要「放下」不管它。這就是把「放下」絶對化,而沒有在每一時刻觀察我的心與什麼樣的境界接觸,去觀察那個苦是如何生起,卻把「放下」當成了我唯一想要掌控和自我滿足的假相運作。
我們的心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只要不隨著慣性反應進入一個慣性的制約歷程,我們在當下就可以滅苦,在當下就不會隨著習慣反應而活,而是跟著法。
什麼是「法」呢?就是智者自覺,就是觀察我們的心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自己去做的,也沒有辦法從外在任何一個資源裡面去找到的;只有自己回過來觀我們的心,如何生起貪愛與憤怒。在此比較不一樣的倫理道德思惟是——只是很單純地觀察,讓這些心念能夠自己生起,自己息滅,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並不容易。這需要一顆十分安靜、平衡的心,才能觀察如此快速的心理活動歷程。
「受」字訣——切斷慣性反應
但是,初學者如何才能不跟著自己的習慣反應走呢?阿姜查甚至提出一個口訣——「受」。當快樂或煩惱的感受來了,卻一下子斷不了的時候,你就唸「受」。用這個來切斷我們習慣反應的糾纏歷程。第二就是去觀察內心戰場是如何展開,又是如何活動的,但是這個方法需要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心做為基礎,才能夠去看內心這個戰場,如果自己的修行不平衡時,有時候去看內在的戰場時,常會撐不住,這時就要靠平時累積的「定」力了。
阿姜查對於觀察自心的智慧與累積佛教知識的不同,也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辨別——知識的累積事實上只是記憶的增加,並不是觀察。佛教對我們的心理活動有豐富的細微描述,知道這些描述只是記憶,並不是真的知道,唯有透過自己的觀察去體會到這些細微變化,才是真的有了智慧。就像看一個人從樹上掉下來,可以知道他撞斷幾根樹枝,但是若是自己從樹上跌下來,恐怕就除了感到很痛外,根本就觀察不到折了幾根樹枝。
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觀察自己所產生的痛苦與快樂,而且是持續不斷地觀察,這持續不斷地觀察以及自我的誠實面對是一種精進,這種精進與平常精進有什麼不同呢?關鍵在於這個精進在於「放下」——不執著我們任何的思考與感覺,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身心世界的活動,而不執著那就是我的身心世界,甚至連想它就是這樣的概念都不要生起。
分享阿姜查這位老友的心路歷程
當我們把修行變成一個熟悉的習慣時,心會比較平靜,身體的負荷也會比較低,接著就有餘力去觀察內心的種種想法是如何生滅,並能隨時提醒自己放下、不執著。最後,我們就可以讓自己的心像一個空房子,煩惱的客人來了,它也會走。這不是消極被動或棄械投降,而是清楚冷靜地讓煩惱的客人進來,然後離去。讓我們不住任何執著,只活在當下、活在覺知的觀照裡。
這是一個方向,有助於我們在面對自己的生活慣性時,可以從佛法裡得到脫離自我束縛的苦的可能歷程、做法和方向。就如他在書中不斷提醒我們,不管我們想修行或根本不想修行,都還是要持續修行,這樣才有脫離苦的一天。
閱讀本書可以感受到阿姜查的坦承與慈悲,感覺到他毫不保留地把他的世界與修行的心路歷程整個敞開,希望藉由他的歷程與經驗,讓我們對「法」與修行有依循的方向,而且更願意更歡喜地持續地修行。
所以讀本書時,不妨用遇到一位關心我們心靈成長的老友一般的心情,聆聽他的經驗分享,並學習將他的指導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實踐。
釋自鼐(本文作者為華梵大學助理教授,香光尼不佛學院講師)
【前言】關於這顆心
關於這顆心——事實上,它實在沒有錯。它本質上是清淨的,且原本就是平靜的,若不平靜,那是因為它跟著情緒走。真心與這些無關,它只是自然的一面,因受情緒欺騙,而變得平靜或擾動。未受訓練的心是愚癡的,感官印象很容易讓它陷入快樂、痛苦、愉悅與憂傷之中,不過心的真實本質並沒有那些東西。歡喜或悲傷不是心,它只是欺騙我們的情緒,未經訓練的心迷失後,就跟隨著情緒而忘了自己。於是,我們便以為是自己在沮喪、自在或其他等等。
但是,其實這顆心原本是不動與平靜的——真正的平靜!只要風靜止,葉子就會安住不動;風來了,葉子隨之舞動,它舞動是源自於風。心的舞動則是源於感官印象,心跟隨著它們,否則就不會舞動。若完全覺知感官印象的真實本質,我們就能不為所動了。
修行就只是要看見「本心」,我們必須訓練心去覺知那些感官印象,且不於其中迷失,讓它能平靜下來。我們艱苦修行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這個單純的目標。
希望獲得佛法必須培養心中的戒、定、慧
人們從許多來源聽到佛法,例如不同的老師或比丘處。在一些例子中,「法」被以非常廣泛與模糊的字眼教導,以致很難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在其他例子裡,它則以華麗的語辭或特殊的名相來教導,尤其是採用逐字解釋經典的方式時,更讓人難以理解。最後,有種教導則是以平衡的方式進行,既不會太模糊或深奧,也不會太空泛或太隱晦,最適合聽者理解與修行,符合每個人的利益。在此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我慣常指導弟子的教法。
希望獲得佛法者必須以信仰或信心為基礎,我們必須了解佛法的意義如下:
佛:「覺知者」,心中有清淨、光明與安穩者。
法:清淨、光明與安穩的特徵,從戒、定、慧生起。
因此,獲得佛法者是培養與增長心中的戒、定、慧者。
希望回家的人,不是那些只是坐著幻想旅行者,他們必須踏上旅程,朝著正確的方向一步步前進。若走錯路,就可能遇到沼澤或其他類似的障礙,或陷入險境而永遠到不了家。家,是個讓身心舒適的場所,那些真正到家者才能放鬆與舒服地睡覺。但旅行者若經過或繞過家門而不入,那麼在整段旅程中,他們將無法得到任何利益。
修行的成果完全取決於自己
同樣地,達到佛法的道路是每個人必須獨自去踐履的,沒有人能替代。我們必須走戒、定、慧的正道,直到獲得內心清淨、光明與安穩的喜悅,那是踐履正道的成果。
但若人擁有的只是書本、聖典、教誡與經典的知識——那只是旅遊的地圖或計畫——就永遠無法覺悟心的清淨、光明與安穩,即使經過幾百世,他將只是徒勞無功,永遠無法得到修行的真實利益。老師只能指出正道的方向,我們是否行走正道而獲得修行的成果,則完全取決於自己。
在此有另一個觀察的角度。修行就如醫師開給病人的藥,瓶子上有詳細的用藥說明。但若病人只是閱讀說明,即使讀上一百次,還是可能會死。他們無法從藥物得到任何利益,並可能會在死前埋怨醫生差勁,是個騙子,那些藥物無法治癒他們。因此毫無價值,殊不知他們只是花時間檢視藥瓶與閱讀說明,並未遵從醫師指示服藥。
但若遵從醫生指示服藥就能康復,假使是重病,就必須服用較重的藥量,若病情輕微,則只需服用少量的藥即可。服用重藥是因為病重的關係,那是非常自然的,你們自己仔細思量後就會了解。
醫師開列處方以減輕身體的疼痛,佛陀的教導則是心病的藥方,讓心能恢復自然的健康狀態。因此,佛陀可說是開列心病處方的醫師。事實上,他是世上最偉大的醫師。
我們每個人毫無例外地都有心病。當你看見這些心病時,難道不會合理地想尋求「法」做為依靠或藥方嗎?踐行佛法之道,不能以身體去完成,你必須用心去實踐。我們可以將解脫道的行者區分成三種層次:
第一層次,包括那些了解自己必須修行、並知道如何做的人。他們皈依佛、法、僧,決心依教法精進修行。這些人已摒棄盲從的習俗與傳統,而能根據理智親自檢視世間的本質,這群人名為「佛教行者」。
中間層次,包括那些已修行到對佛、法、僧深信不移的人,他們已覺悟一切因緣法的真實本質,逐步降低執取與貪著,不會緊抓事物不放,他們的心深悉佛法。根據不執著與智慧的程度,而分別稱為「入流」、「一來」、「不來」,或統稱為「聖者」。
最高層次,是那些修行已導向佛陀的身、口、意者。他們超越世間、解脫世間,解脫一切貪染與執著,而稱為「阿羅漢」或「世尊」,是最高層次的聖者。
修行正念和正知將能生出善戒
戒,是對身和語業的自製與紀律,正式的區分是在家戒與比丘、比丘尼戒。不過,一般而言,有個基本特性——動機。當我們正念或正知時,就有正確的動機,修行正念與正知將能生出善戒。
若我們穿上髒衣服,身體會變髒,心也會感到不舒服與沮喪,那是非常自然的。若保持身體潔淨,並穿上整潔的衣服,心就會變得輕快與喜悅。同樣地,當無法守護戒律時,我們的身行與言語就會腐化,而讓心痛苦、悲傷與沈重。我們將偏離正確的修行,無法洞見「法」的本質。善的身行與言語有賴正確訓練的心,因為身體與語言都由心所控制。因此,我們必須持續調伏自己的心。
定的修習能讓心更堅固
以定來訓練,能讓心更堅定、穩固,為心帶來平靜,通常未經訓練的心是動盪不安的,難以控制與駕馭。這種心狂野地跟隨感官起舞,就如水往低處竄流一樣。農學家與工程師知道如何控制水,以供人類社會使用,他們築起水壩以攔截河流,建立水庫與渠道,只為了輸送水讓人更方便使用。這些蓄積起來的水,變成電力與燈光的來源——這是控制水流更進一步的利益,如此一來,不僅阻止它四處流竄、淹沒低地,還能發揮它的最大功效。
心經常受攔阻、控制與疏導的情況也是如此,將能帶來無邊的利益。佛陀說:「調伏之心,將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因此好好訓練你的心,以得到它的最大利益。」同樣地,環顧周遭的動物大象、馬、牛等,在使用牠們之前,也必須先加以訓練,唯有如此,牠們的力量才能充分發揮,為我們所用。
調伏的心所帶來的福報,比未調伏的心要來得多。佛陀與聖弟子們都和我們一樣——從未調伏的心開始,但後來都成為我們尊敬的對象,我們從他們的教導中得到許多利益。仔細想想,整個世界已從這些調伏心且獲得解脫者的身上,得到多少利益。受到控制與調伏的心,將更能適切地在各行各業幫助我們。有紀律的心,會使我們的生活保持平衡,讓工作更順利,並培養與發展出理性的行為模式。最後,我們的快樂亦將隨之提昇。
修行最有效方式是對呼吸保持正念
心的訓練可透過許多方式,使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去做。每種人都可以修行的最有效方式是對呼吸保持正念,即培養入息與出息的正念。
在本寺,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鼻端,並配合念誦Bud-dho以培養入出息的覺知。若禪修者希望念誦另一個字,或單純地於氣息的進出保持正念,那也很好,調整修法以適合自己。禪修的基本要素,是必須在當下注意或覺知呼吸,因此,在吸氣或吐氣時都要保持正念。修習行禪時,我們嘗試將注意力放在腳接觸地面的感受上。
禪修要想有結果,就必須儘可能經常練習。不要一天禪修一小段時間後,隔了一、兩個星期或甚至一個月才再修習一次,如此不會有什麼效果。佛陀教導我們要經常練習,並要精進地練習,儘可能持續訓練心。要想有效地修行,應該尋找不受干擾的理想僻靜處。適合的環境是花園、後院的樹蔭下,或任何可以獨處的地方。若是比丘或比丘尼,應該找個茅篷或安靜的森林,或一個洞穴。山林,是最適合修行的場所。
無論如何,不管身在何處,我們都必須努力維持入息與出息的正念。若注意力轉移,就把它再拉回到禪修的所緣上。嘗試放下其他一切想法與關心的事,不要想任何事——就只是觀察呼吸。念頭一生起,便立即警覺,並努力回到禪修的所緣上,心將變得愈來愈平靜。當心達到平靜與專注後,就可以把它從禪修的所緣——呼吸上放開。
現在,開始檢視組成身心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觀察它們的生滅,你將清楚地了解它們都是無常的;無常讓它們成為苦與可厭的;它們自行生滅,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只有根據因果而生的自然變動。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無常、苦與無我的特相。若你能如此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對五蘊的貪染與執著就會逐漸減少,這是因為你了解世間的實相。我們稱此為慧的生起。
了解身心各種現象的實相就是慧
「慧」是指了解身心各種現象的實相。當我們以調伏與專注的心觀察五蘊時,就會清楚地了解身與心都是無常、苦與無我的。以智慧了解這些因緣和合的事物,我們就不會貪取或執著。無論接收到什麼,都以正念接受,就不會樂不可支;當擁有的事物壞滅時,也不會不快樂或痛苦,因為我們清楚了解一切事物的無常本質。心已經調伏,遭遇任何疾病或苦難時,就能保持平常心,所以,最真實的依怙,就是這顆調伏的心。
這一切便被稱為「慧」——明瞭事物生起時的真實特相。慧從正念與定生起,定則從戒的基礎生起,戒、定、慧三者彼此密切相關,無法斷然區分。修行時它如此運作:首先,以調伏的心注意呼吸,這是戒的生起;持續修習入出息念,直到心平靜下來,定便生起;接著,觀察呼吸的無常、苦與無我,如此便能不執著,這是慧的生起。因此,入出息念可說是發展戒、定、慧的因,三者輾轉相互提攜。
當戒、定、慧同時開發時,如此的修行即稱為「八正道」,佛陀說這是唯一的離苦之道。八正道是最殊勝的,因為若正確地修習,它直接通往涅槃、寂滅。
修行的果報將會生起
當我們依上述的解釋禪修,修行的果報將分三階段生起:
首先,對在「隨信行者」而言,將會增加對佛、法、僧的信心。此信心會成為他們內在真實的支撐,他們也將了解一切事物的因果法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這種人的快樂與安穩將大為提昇。
其次,達到入流、一來與不來聖果者,將增長對佛、法、僧的不壞淨信,他們是喜悅與趨入涅槃的。
第三,阿羅漢或世尊,已完全離苦得樂。他們是覺者,已出離三界,並究竟圓滿解脫道。
我們都有幸生而為人,並且聽聞佛法,這是難得、難遇的機會,因此,切莫輕忽、放逸。趕緊持戒行善,遵從初、中、高級的修行正道,切莫蹉跎光陰,甚至就在今天嘗試證入佛法的真諦。讓我以一個寮語的俗諺作為結語:
歡樂已逝,暗夜將至。此時飲泣,駐足觀望,不久之後,結束旅程,將已遲。
目錄
【推薦序】這本書將改變你的 傑克.康菲爾德
【作者簡傳】阿姜查
【前言】關於這顆心
第三部:慧
【第一章】什麼是「觀」?
【第二章】法性
【第三章】與眼鏡蛇同住
【第四章】內心的中道
【第五章】超越的平靜
【第六章】世俗與解脫
【第七章】無住
【第八章】正見——清涼地
【第九章】我們真正的家
【第十章】四聖諦
【第十一章】空經法師
【第十二章】「不確定」——聖者的標準
【第十三章】寧靜的流水
【第十四章】勝義
【第十五章】趨向無為
【第十六章】結語
【附錄】《阿姜查的禪修世界》各部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