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民俗宗教 > 中國人的宗教生活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中國人的宗教生活

prev next

中國人的宗教生活
  • 商品編號: hkcu9309
    出版社: 香港大學
  • 作者: 宗樹人;夏龍;魏克利 主編
    出版日: 2014/05/31
    ISBN13: 9789888139309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平裝153x228mm
    頁數: 308
  • 定價:  NT$813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9 NT$732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5306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本書以強烈的歷史、文化、社會及政治脈絡為背景,帶領讀者討論大中華宗教。《中國人的宗教生活》有異於其他普及讀物,它並沒有探討舊社會的宗教歷史或教條傳統,而是對宗教生活的社會因素作出全面的研究。本書探索宗教在都市、鄉郊及對少數族群的影響,亦從宗教角度思考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範疇,如人體、性別、環境,以至公民社會,甚至論及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及政治學。本書的各章節均由來自世界頂尖研究機構的專家執筆,包括香港、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歐洲和北美。
  本書的文字淺白易懂,以普羅大眾,修讀宗教學、社會學、人類學、通識學科或中國研究的本科生和通識學科的高中生為對象。

  「此書對當代中國宗教生活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分析。它採納跨學科的方式,將中國人的宗教生活置放於更廣闊的文化、經濟、政治和全球化脈絡中來討論。《中國人的宗教生活》是了解現今中國宗教文化因應過去幾十年所產生之轉變的必然讀物。」
——郭佩蘭,《中國女性與基督教,1860-1927》
(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ity,1860-1927)作者

  「本書以務實的方法與實證研究,探討宗教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並通過一系列耐讀、具深度的文章,讓中國宗教進入生活,既合時、富有趣味,又精闢有效地把中國宗教的特色展示出來。」
——丁荷生(Kenneth Dean),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優秀的中國宗教入門著述。想明白中國人/華人之宗教生活的種種形態的基本讀物......極力推薦。」
——《宗教與神學評論》(Reviews in Religion Theology)

鳴謝

  本書主編對亨利.路斯基金會(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透過慷慨資助港美中心來支持本書的出版表示深深的感謝。特立爾.洛茲(Terrill Lautz)先生和海倫娜.科蘭達(Helena Kolenda)女士由始至終相信本書的出版價值,我們於此致以由衷的感謝。如果沒有他們兩位的支持,本書不可能付梓。
  我們還想對法國遠東學院(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和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The French Centr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表示謝忱。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資助本書的作者到中國和臺灣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法國遠東學院,以及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宗教、世俗主義研究所(Groupe Societes,Religions,Laicités/ CNRS,France)於2007年6月29至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合辦了題為「華人社會的宗教與社會整合:探索以社會學方法研究華人世界的宗教」(Relig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Exploring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in the Chinese World)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得到蔣經國基金會(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香港研究資助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慷慨資助。本書的很多作者和不少研究中國宗教的傑出學者都參加了是次會議,他們在會議上進行的討論對本書概念框架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們感謝魏貞愷(Janice Wickeri)女士和劉寶玲女士。魏貞愷認真而仔細地審閱了本書的文稿,使之得以順利付印;劉女士在整個項目的進行中給予我們行政上的支持。我們還要對芝加哥州立總督大學(The Governors State University)的查理斯.諾里(Charles Nolley)和廣州的楊玲女士表達無盡感激,他們兩位在本書的裝幀設計方面提供了幫助。
  我們感謝本書各章的作者努力按照事先商定的精神和框架撰寫各章內容,他們的文章讓我們獲益良多。此外,這項課題的諸位顧問也使我們的工作受益菲淺,尤其是在前期階段——在我們考慮本書的涵蓋範圍和性質的時候。這些顧問包括:杜贊奇(Prasenjit Duara)、卓新平、羅秉祥、陸鴻基、黃慧貞、吳小新、吳梓明、Liu Chengyou、陸國燊、Dennis McCann,David Suh。
  我們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在會議上熱情周到的接待並對本書的翻譯的資金支持。吳正選和余偉韜在翻譯和校對本書的中文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為此表示感謝。最後,我們感謝牛津大學出版社和香港大學出版社仝仁和審稿人,他們為了使更多讀者了解中國的宗教生活而出版此書。
宗樹人、夏龍、魏克利

序 魏克利

  當下,中國宗教生活正以不同的形式在蓬勃發展,方興未艾。宗教不單在中國大陸,也在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社群當中有長足發展。過去30年間,中國大陸的宗教生活重新恢復。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儘管社會生活某些領域仍然面臨官方壓制,中國社會對宗教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開放態度。在華東一所著名佛教寺院裡,信眾絡繹不絕前來進香拜佛,或者請寺裡和尚給家人做法事。在農曆新年之際,農民聚在一起辭舊迎新,並向當地神靈獻上供品。生活在中國西部邊陲的伊斯蘭教徒,每天去就近的清真寺做五次祈禱。臺灣的佛教徒則重新喚醒服務社會的熱情。一個年老的婦女找了算命先生問卦,想知道自己兒子一家人出國的前途吉凶。在剛剛建成或者重新開放的教堂裡,基督徒星期天一大清早就來為禮拜活動作準備。有個廚師在自己經營的餐館後面立了一個小小的神龕,神龕前面供奉著水果、供品和香燭。一群男女在公園會合,修煉有益身心的太極拳。
  自從中國政府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上述宗教生活情景就成了人們越來越熟悉的畫面。中國公民、外國遊客和在中國定居的海外人士可隨意參觀或者參加在公共場所舉行的宗教活動,不受限制。但是,除了這些公開舉行的宗教活動之外,還有一些人們不大熟悉和比較隱秘的信仰表達形式。在一家飯店裡,一個年輕的和尚向一群人傳授某種新的修行方法。距離拉薩不遠的一個小城裡,藏傳佛教的喇嘛在示威遊行,要求宗教信仰自由。一個本地的養生專家向退休人士傳授各種有益身心的冥想和中草藥知識。某個財力雄厚的寺院開辦了一家工廠,專門生產各種宗教用品,以滿足私人和公共宗教活動的需要。某個天主教教堂由於在「未經登記批准」的地點聚會而被警方強行關閉。一群來自不同大學的專家學者在舉行學術研討會,討論宗教在農村的復興及其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等問題。
  本書是一本介紹中國豐富多彩的宗教生活的普及讀物,撰稿者都是國際知名學者,他們從不同學科的視角探討中國的宗教生活。全書的重點始終落在兩個方面,即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公共生活(文化、社會和政治)中的表現,以及不同社群的宗教實踐如何影響其中的個人和家庭生活。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宗教生活一直和宗教在中國社會的公開表現形式密不可分。因此,宗教為觀察當代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面臨的挑戰和許多複雜議題提供了一個透視角度。這些議題涉及經濟、性別和兩性關係、環境、人權、少數民族和全球化等領域。中國不存在宗教和公共生活的單一「模式」,各種可以想像的情況在中國都可能見到。本書各章探討的都是具有普遍性、不予定論的宗教生活領域的主題,但是這些主題均有獨特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特徵。本書通過探討這些主題,旨在為普羅讀者與這些主題建立聯繫。對中國宗教的理解必須建基於其獨特國情,但本書論述力求讓對中國認識不深的廣大讀者也能夠了解中國的宗教。
  本書的撰稿者對中國的「宗教」和「信教者」各有不同闡釋,然而都一致強調「宗教實踐」。這就使本書理解宗教的出發點與那些從信仰、教條或者信念體系來理解宗教的方法有異。周越在第四章介紹了中國人「做宗教」的五種模式。相對來説,這五種「做宗教」模式彼此之間界限分明,人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合,以滿足各種不同的需求,而且同一種「做宗教」模式包含的內容可能千差萬別。按照周越的説法,這五種「做宗教的模式」分別是:話語∕經文模式以宗教著作的撰寫和使用為基礎;個人修煉模式涉及對長期自我修煉與自我成長的志趣;儀式模式注重由教士、僧人或者其他儀式專家主持的儀式程序;即時靈驗模式旨在利用宗教手段或法術快速達到某種實際效果;關係∕來往模式強調人、神靈、鬼和祖先之間以及家庭、村莊和宗教社群內部的人際關係。這五種模式對不同的宗教傳統一概適用,可用來研究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儒教(不管把它視為宗教還是哲學)。它們彼此也不互相排斥,儘管有些宗教傳統可能會更重視其中一個模式。個人和某個宗教社群可能會採用某一種模式,或者五種模式並用來「做宗教」。本書著重介紹宗教在中國如何實踐,周越提出的這個分類法對我們理解宗教實踐的方式很有用。
  像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宗教現象一樣,中國的宗教和宗教實踐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中國宗教的內涵既包含個人對安全、健康、財富、生命意義、身分認同、生活目的以及超驗世界等的希望,也包括公眾對社會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等的期求,並為社會交往提供了場合和空間。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宗教實踐既與政權的合法性、忠誠和守法、凝聚集體(或者族群)認同等相關,也和信仰、理想和儀式等有聯繋。宗教還有可能為營造社會抵抗運動、反對國家政權或者醞釀叛亂等提供組織手段。從宗教信仰群體自身的立場來看,宗教的內涵包括崇拜的形式、技巧和儀式;宇宙論、意識形態和神學;道德規範和修心養性之道;宇宙起源的神話、烏托邦社會或者世界末日的景象等。各個宗教中的人物形象也五花八門,而且經常被理想化:有魅力超凡的宗教領袖、聖徒、大徹大悟者、長生不老的神仙、先知;還有各種神靈、鬼魂和祖先。這些元素或偏或全地被糅合在一起,產生了各種形式的宗教組織,以滿足個人、社會和政治的需要,或者滿足信眾的需求。在中國,這些不同的宗教組織形式可能與被認可的公共生活框架相對應,也可能不盡相應。傳統的儒學菁英、儀式專家班子、本地廟宇組織、佛教的僧團、羅馬天主教教廷、某個相信太平盛世即將來臨的宗教運動、當代中國的知識界、某個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等,這些都是有組織的宗教生活或者公共宗教實踐的例子。
  討論中國「公共」的宗教生活,並無意貶低中國個人或者社區宗教活動的重要性。毋寧説,本書是通過討論宗教與文化、社會和政治等公共領域的關係來解讀宗教實踐(也包括宗教的個人和社區面向)的內涵。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公共生活是通過專門的儀式和禮儀而得到規範的。儀式和禮儀確定了每個人在公共生活中的尊卑秩序,規定了父子、夫婦、君臣之間恰當的或者説普遍接受的關係模式。廟宇、儀式和傳統節日都是在中國傳統社會的社區內部和社會群體之間協調彼此關係的公共領域。宗教與社會的基本結構可説是盤根錯節。
  中國進入現代和當代社會以後,宗教和社會的傳統概念不再適用。在當代社會,公共生活乃是指獨立的個體活動,而社會則被理解為一種空間,個體在這種空間中形成集體。關於文化、社會責任和「公德」的各種爭論,影響著個人參與社會和文化生活(包括宗教)的廣度和深度。中國共產黨居中調停這些爭論,有時則直接介人並精心安排這種爭論。當今中國的公共生活是一個爭論激烈的空間,宗教在這個空間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上升。人們對許多和宗教有關的問題進行探討和辯論。「公民社會」在當代社會指的是什麼?社會仲介組織和社會運動起到什麼作用?個人和社會是如何通過有意識的公共活動而影響社會和文化演進的?國家和共產黨在公共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本書探討的就包括這些與宗教實踐和宗教生活相關的公共話題。
  我們沒有在本書中闢出專門的章節來討論中國的民間宗教,也沒有專門論述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具體的宗教傳統,這是本書與許多研究中國宗教的著作不同之處。本書有幾章專門介紹一些具體的宗教信仰者群體和宗教實踐群體的情況。第九章概述了中國宗教的歷史發展脈絡,而第十章則對一些具體的宗教社群在二十世紀的社會組織狀況作了介紹。但是,我們的總體視角還是在於介紹和探討宗教的實踐和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影響著所有宗教傳統或者宗教社群的社會和政治議題。我們是從與文化、社會和政治相關聯的角度來討論宗教社群生活的。這樣的研究角度,使我們能夠以一種讓一般讀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討論中國宗教的多樣性。
  本書中所説的「中國」,指的是「大中華」概念,涵蓋了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香港和澳門,以及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華人社會。本書有幾章的內容主要是關於中國大陸的宗教生活的,但也不是完全不涉及其他地區的宗教情況。縱觀全書,我們的興趣始終在於介紹當代華人社會的宗教生活,以便讀者在華人社會與其他社會的宗教生活之間建立起直接明瞭或者間接隱含的聯繋。
  本書根據各章主題來排序,以介紹當代中國的宗教生活開始。在排序時,考慮到如何讓讀者由淺入深逐步領略中國宗教生活的不同層面及其細微差別。本書從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遞進,一開始是對中國宗教生活的描述和分析,然後擴展到與宗教相關的社會和文化議題的探討,再過渡到中國宗教的歷史、組織形式、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內容,最後以分析中國宗教的全球化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尾。本書各章還包括一些對軼聞趣事、宗教地點和情況的介紹,並穿插一些解釋重要主題、專門詞彙和其他與宗教相關的內容。此外,本書還收錄了各種相關的照片、圖表和地圖。
  本書第一部分描述和分析了華人世界宗教信仰的各種表現形式。第一章「一個當代中國都市的精神生活」由范麗珠和白大誠執筆,介紹了一個可能對讀者來説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兩位學者重點介紹了毗鄰香港的新興城市深圳以及深圳市民的靈性生活。作者發現,在快速現代化的時空背景下,人們的道德資本和精神遺產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第二章描述的場景轉移到「中國農村的集體祭拜活動和節日」。譚偉倫縷述了華南農村地區多姿多彩宗教生活的兩個方面:季節性的祭祖活動和在地方廟宇裡舉行的宗教慶典。在中國南方的廣大農村地區,季節變化就體現在農村社區和家庭宗教生活的節律之中。第三章概略地研究了「少數民族的宗教生活」。魏克利、譚翼輝在本章介紹了中國各地少數民族多樣化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實踐活動,並簡要介紹了東巴教、藏傳佛教、維吾爾族的伊斯蘭教和苗族的基督教等案例。周越在第四章提出了一個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理解「做宗教的模式」的理論模型。他的「做宗教五模式論」(前文已有簡要介紹)為我們理解中國的宗教實踐提供了個重要的新模型。
  本書第二部分的四篇論文從宗教的視角討論了文化和社會問題。宗樹人在第五章反思了「人體:健康、民族和超驗性」這個主題。各個宗教社群都對疾病和健康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解釋,作者在本章表明,中國傳統宗教的宇宙觀提供了疾病和健康問題的認識基礎。儘管承受著來自世俗化運動的壓力,從宗教的角度理解「人體」以及人體治療的實踐在中國社會仍然頗具影響力。第六章從宗教生活的角度探討「性別與兩性關係」。黃倩玉、阿琳娜及宗樹人對這個主題作了廣泛的探討,包括源於宗教的性別概念、兩性關係和宗教生活、婦女在宗教復興過程中的作用以及男子氣概等觀念。魏樂博在第七章「中國的宇宙論與自然環境」從當前學術界對生態學與全球化研究的興趣出發,探討了與自然和環境有關的問題。中國官方目前的環境政策還沒有汲取古老的宗教傳統智慧,但是他還是認為中國的宇宙論包含的環境思想,將會對全世界的環保運動作出貢獻,並對這一點滿懷希望。第八章探討了現、當代中國社會的「宗教慈善活動與中國的公民社會」這個話題。安德瑞、宗樹人及吳科平對中國宗教中的慈善活動、佈施和社會服務活動等作了概括性的研究,並討論了這些宗教現象和中國大陸以及整個大中華地區公民社會的關聯性。
  本書第三部分討論的是宗教生活中一些與政治和經濟相關的話題。這部分的開首兩章分別概括性地回顧了中國傳統社會和二十世紀宗教與社會關係的歷史脈絡。宗樹人在第九章「宗教之於中國社會政治史」中,解釋如何把本書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討論的宗教思想、宗教實踐和宗教社群置於從西元前兩千年一直到十九世紀末這樣一個不斷演進的社會政治體系中加以理解。沿著這條敘述的線索,高萬桑在第十章探討了「二十世紀宗教社群的社會組織形式」。為了理解宗教社群的歸屬模式以及對宗教參與進行量化研究,他追溯了中國的宗教機構在現、當代的發展歷程。安德瑞在第十一章介紹了「中國政教關係的當代爭議」。他討論了中國共產黨宗教政策的演變,大陸各個宗教面臨的具爭議性政治議題以及大中華地區其他政府的宗教政策等。在第十二章「市場經濟和宗教復興」中,考察的重點轉向了經濟。楊鳳崗在本章中對計劃經濟時代和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宗教生活作了對比。儘管宗教組織在經濟上仍然遭受限制,市場改革已經促使宗教生活在中國大陸復興,宗教復興的方式一方面證實了當下流行的社會理論,另一方面又對這些理論提出了挑戰。
  本書最後一部分(第四部分)包含第十三章和結論。趙文祠和史來家在第十三章討論了「中國宗教與傳統文化的全球化」這個主題。移民、跨國宗教聯繫的發展、海外華人宗教社群對中國大陸的影響以及中國宗教在西方世界的日漸流行等,都是中國宗教生活全球化的具體表現。在結論部分,夏龍指出了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領域,包括各種宗教在世界政治中不斷提升的重要性、中國的宗教生活對加強國家間關係,以及促進跨文化交流與理解的相關性。
  本書的撰寫和出版始於2005年港美中心(The Hong Kong-America Center)設立的「中國宗教與公共生活研究計畫專案」(Project on Chinese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亨利.路斯基金會」(The Henry Luce III Foundation)的慷慨支持使該研究項目得以順利開展。本書的主編和另外幾位顧問在召開了幾次籌備會議之後,確定了他們認為可能會為本書撰稿的學者名單。在這些早期人選的基礎上,最後選定了本書各章的撰稿人。撰稿人的姓名和他們所隸屬的機構名稱都收錄在本書「作者簡介」中。大部分撰稿人都參加了分別在2007年和2008年夏天於香港召開的兩次會議。在這兩次會議上,撰稿人介紹了他們選定的主題,回答並聽取了其他撰稿人的提問和建議。與會者還一起討論了該研究項目應如何開展的問題。在各章撰寫完畢以後,由兩位主編負責審稿。在編過程中凡有重大的修改,主編都和撰稿人進行了討論並徵得撰稿人同意。本書的主編最後為各章的內容定稿,並編目排序,對內容的紕漏及可能產生的一切誤解負上全責。
  本書的撰稿人無論是就文中所論及的中國宗教生活的理解,還是對於某些本身就有爭議的具體問題,或會無法達成完全一致的觀點。這種情況實屬自然,因為幾乎在中國宗教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存在各種不同的觀點。因此,本書不代表對中國宗教的一致觀點;毋寧說,本書只是代表了諸位知名學者對中國宗教生活的多種解讀,實際上,可以把本書視為對讀者發出的一份邀請,請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深入地探索中國宗教這個主題。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宗教生活以及對它的學術研究得以恢復以來,至今已有30來年。從那時起,海內外設立了許多專門研究宗教和社會科學的學術機構,發表和出版了大量關於中國宗教生活的書籍和論文。同時,中國的信眾也開辦了各式各樣的神學研討班、培訓中心和其他機構,促進了中國宗教和宗教研究的發展。本書諸位撰稿人以英語寫作,把中國的宗教和宗教生活介紹給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廣泛讀者,試圖對類似的對話作出綿薄的貢獻。
2013年9月

目錄

圖表及補充資料目錄
銘謝
作者簡介
序 魏克利 (Philip L. Wickeri)
第一部份:華人世界宗教信仰的形式
 1.一個當代中國都市的精神生活/范麗珠、白大誠 (James D. Whitehead)
 2.中國農村的集體祭拜活動和節日/譚偉倫
 3.少數民族的宗教生活/魏克利、譚翼輝
 4.「做宗教」的模式/周越
第二部份:宗教、文化與社會
 5.人體:健康、民族與超驗性/宗樹人 (David A. Palmer)
 6.性別與兩性關係/黃倩玉、阿琳娜 (Elena Valussi)、宗樹人
 7.中國的宇宙論與自然環境/魏樂博 (Robert P. Weller)
 8.宗教慈善活動與中國的公民社會/安德瑞 (André Laliberté)、宗樹人、吳科平
第三部份:宗教、政治與經濟
 9.宗教之於中國社會政治史/宗樹人
 10.二十世紀宗教社群的社會組織形式/高萬桑 (Vincent Goossaert)
 11.中國政教關係的當代爭議/安德瑞
 12.市場經濟與宗教復興/楊鳳崗
第四部份:放眼全球
 13.中國宗教和傳統文化的全球化/趙文柯 (Richard Madsen)、史來家 (Elijah Siegler)
結論/夏龍 (Glenn Shive)
索引

顯示完整說明

商品標籤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