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美國文學中有禪嗎?美國有禪文學嗎?本書提供嶄新且有學術根據的詳細答案。書中前六章討論未受禪學影響的美國超越主義文學,以平行比較研究方法闡釋匯通的課題。後四章介紹深受禪學影響的現代美國文學,以影響比較研究方法探討兩者之間的因緣。所涉獵到的美國作家有愛默生、梭羅、惠特曼、狄瑾遜、霍桑、梅爾維爾、馬克吐溫、德萊賽、安德森、海明威以及戰後的披頭詩人群;最後探討的是近代美國禪文學作家,如王紅公、史奈德、與沙林傑三人。採「以觀釋經」觀照實相之法解讀美國文學與禪學之間的因緣,是本書絕無僅有的特色,相當值得一讀。
《現代佛學叢書》總序
本叢書因東大圖書公司董事長劉振強先生授意,由偉勳與惠南共同主編,負責策劃,邀稿與審訂。我們的籌劃旨趣,是在現代化佛教啟蒙教育的推進,佛教知識的普及化,以及現代化佛學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本叢書所收各書,可供一般讀者、佛教信徒、大小寺院、佛教研究所,以及各地學術機構與圖書館兼具可讀性與啟蒙性的基本佛學閱讀材料。
本叢書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佛經入門、佛教常識、現代佛教、古今重要佛教人物等項,乃係專為一般讀者與佛教信徒設計的普及性啟蒙用書,內容力求平易而有風趣,並以淺顯通順的現代白話文體表達。第二類較具學術性分量,除一般讀者之外亦可提供各地學術機構或佛教研究所適宜有益的現代式佛學教材。計畫中的第二類用書,包括(1)經論研究或現代譯注,(2)專題、專論、專科研究,(3)佛教語文研究,(4)歷史研究,(5)外國佛學名著譯介,(6)外國佛學研究論著評介,(7)學術會議論文彙編等項,需有長時間逐步進行,配合普及性啟蒙教育的推廣工作。我們衷心盼望,關注現代化佛學研究與中國佛教未來發展的讀者與學者共同支持並協助本叢書的完成。
傅偉勳 楊惠南
自序
四十餘年來筆者在大學任教,無論進修、教學、研究均在英美文學領域裏面。從助教、講師、副教授到教授,由基層做起,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擔任行政工作,如系主任、所長、外語學院院長等;並曾以客座與交換教授身份在美國講學。退休後應聘華梵人文科技學院(現已改名為華梵大學)擔任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所長暨外國語文學系系主任迄今。
一向以主修英美文學自居的筆者,在近十餘年來,由剛開始的認識佛教進而於研究文學之餘也研究禪學,其中轉變的因緣有三,其一是與日本東京大學佛學學者鎌田茂雄教授的一席談話,鎌田教授與筆者的年齡不相上下,當時我們都在「知天命」之年。在一次座談會中,他談及自己做學問的歷程。他說他之所以專攻佛學,主要動機是來自於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此段話給予他很深刻的啟示。「為學日益」是他原先做學問的指標,他日以繼夜的鑽研哲學,以致有學富五車之感,但同時他也愈覺得不懂得人生的意義,愈不知道人生為什麼而活?而接下來的四個字「為道日損」則給予他一個應時的啟示。為了了解人生,他必須走回頭路,他覺得自己不能再往前衝了。於是他回過頭來淨化自己,也由於學佛的關係進而研究佛學。聽了鎌田教授的這一席話,筆者也頗有同感,心中有種聲音告訴自己:「我不也是如此嗎?長久以來致力於西洋文學的研究不正是「為學日益」嗎?而在這個領域的成就不也是值得驕傲嗎?但我不也是愈來愈不懂人生嗎?」就在那個當下,筆者決定要如鎌田教授一樣走回頭路,簡化已很複雜的自己去學佛,並研究禪學。
因緣之二是有一年無意中讀到哈得利(George Hedley)的一篇文章,文中引出布拉特(J.B. Pratt)的一句話說:「文化人有兩種:一種是讀過鈴木大拙著作的人,另一種是未曾讀過的人。」此句話引起筆者的好奇,同時也希望自己能被列為第一種人,於是開始涉獵鈴木氏的所有英、日文著作。
因緣之三是當筆者熱中於鈴木氏的禪學時,有幸認識了曉雲法師。認識法師是由於「一杯水」的因緣。內人慕貞是早已受戒的虔誠佛教徒,多年來為李中和與蕭滬音教授伉儷以梵音弘法為宗旨所創立的「仁音合唱團」一員。有一回,她參加蓮華學佛園所舉辦的清涼藝展晚會,在會場中,她因重感冒不停地咳嗽,因此無法上臺參加合唱而坐在觀眾席中。曉雲法師非常關懷,請人倒杯熱開水給她潤潤喉。當時法師還不認識她,法師無微不至的慈悲,令她倍感溫暖,於是不久也皈依了法師。經由內人提起此「一杯水」的溫情,筆者始知陽明山有位如此慈悲的法師。比起內人,筆者學佛的起步慢了許多。一來是由於筆者一直忙於教學與研究,且由於經常出國進修、開會、講學,因此根本無暇顧及宗教問題;二來則可能由於因緣尚未成熟,故未曾主動認識佛教及親近道場。但筆者始終未曾阻擋內人學佛,偶然聽她提起曉雲法師是一位文學家與禪畫家,也是般若禪行甚深的佛教教育家,當然心中也只是有個好感而已,並未烙下深刻的影響。
有一年筆者休假赴美講學,講學完畢,和家人從北美取道洛杉磯返國,途中順道拜訪了當地佛教道場,得知出家人在國外弘法,常受英語表達能力不足及英譯經論的缺乏,弘揚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於是心中興起一念:為臺灣佛教培育雙語翻譯人才,應是筆者所能布施之處,而且已是刻不容緩。回國不久,陪同內人上陽明山參加禪七,在見到曉雲法師時,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因此法師立即邀請筆者在她所創辦的華梵佛學研究所兼課,專門教授經論之翻譯。這是筆者追隨法師辦學及請益禪學與禪法因緣的開始。
在以後的日子裏,與法師單獨面談及請益的機會增多,聆聽法師開示,恭讀法師論著,欣賞墨寶,感於她老人家的高超人格與學問,以及「覺之教育」的理念與深奧的藝術造詣,深覺法師必是一位可以代表三寶的師父,心想必能從法師那裏獲得如泉湧般永無盡的學習。法師必能幫助筆者尋覓多年來在文學、哲學,以迄學術領域裏所無法找到的答案——人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也源於此,而恭請永明寺住持信定法師,選定一個「良辰吉時」皈依了曉雲法師,自此正式進入佛門成為佛弟子,蒙獲法名「仁弦」。說也奇怪,筆者在皈依之前,對師父特殊的「廣東國語」總是似懂非懂,然而自從皈依以後,確能很快地聽懂了,並且在佛學的領悟上亦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不正是印證了法師常說的一句話:「悟而後修,一日千里。」
後來筆者淅能將禪落實於生活上,並將禪落實於西洋文學的研究,深覺禪學的觀點,尤其以天台禪觀的「以觀釋經」之法,適足以打開英美文學所傳達人性與生俱來的情結,探討文字符號意義漂流下無限開啟空間,將文學作品看成是一種「文字般若」,觀照其背後的實相,以呈現出作者的終極關懷。於是筆者陸陸續續在各種學術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發表系列「從『禪』探討西方文學的『纏』」的論文,曾獲得相當大的迴響。
對筆者而言,在研究所開設「禪與文學」課程是嶄新的嘗試與挑戰。筆者在明尼蘇達州一所州立大學人文研究所曾講授的課程之一是「禪與文學」;回國後於淡江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亦曾於好幾個學期講授此課程;前年春天,亦在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講授一個學期的「禪與文學」。雖然在這三個地方所講授的課程均是「禪與文學」,但是由於三個不同地方的研究生背景完全不一樣,因之在教授的過程中,筆者經歷了完全不同的感受與經驗。
在美國選修「禪與文學」的研究生,都是清一色的美國人,他們多半是因為好奇而來的,期盼著筆者能帶給他們意想不到的神奇妙果,所以選修的學生經常爆滿。記得有一學期,該研究所同時段亦開了「基督教文學」的課,結果選修的研究生只有兩名,原來大部分的研究生都選了「禪與文學」,共有三十一名同學選修此課程,這在美國的研究所小組討論課(Seminar)已算是大爆滿了。這位講授「基督教文學」的美國教授問我為何會如此?因為他多年來首次面臨課幾乎開不成的危機,我答道:「大概是『遠來的和尚』會講經吧!」上第一堂課,筆者總需了解學生的背景,以便決定教材與教法。選修「禪與文學」這門課的同學都是主修人文學的,其中含蓋了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及無神論者,但卻沒有佛教徒,偶然會有少數參加過於密尼亞波利斯.聖保羅(明尼蘇達州政府所在地)的「禪中心」(Zen Meditation Center)的活動,這裡的活動方式,是承自日本的片桐法師「只管打坐」的禪修方式。
一般而言,美國學生未曾將「禪」當作宗教來認識,而是當成放鬆緊張生活的法寶。因此剛開始時,必須先向他們介紹文「什麼是禪?]「什麼是文學?」因為他們都是有著美國文化背景的學生,所以自然而然在理解文學時,都是以理解美國文學的方式來理解其他的文學。透過這種溝通和介紹後,當我們在談到禪與文學的交集點時,我們往往會愈談愈起勁,原來學生早已讀過不少以英文介紹有關「禪」的書籍,而他們個個對美國文學都瞭如指掌,只是他們過去未曾將「禪」與「文學」結合起來思考過,慢慢地,他們驚訝的發現在自己的美國文學裏有那麼多的禪趣與禪文學,這對他們而言,的確是夠新鮮的了。這些學生應該都是戰後的年輕學子,但他們卻都不知道戰後的美國文學中,有那麼多深受禪學影響的詩作、小說與散文。經過一個階段的指導後,他們猶如又再發現了一片「新大陸」。據說,在筆者離開美國後,「禪與文學」這一門課已變成空前絕後了。
回國後,筆者在淡江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也開設了「禪與文學」的課程,在當時國內的學術界而言,可說是首創了。選修的學生全都是主修西洋文學的同學,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很固定,但對於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都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同情,只是跟美國學生一樣,他們都未曾將「禪」與「文學」結合起來思考過,同學中有以英國文學為主修者,亦有以美國文學為主修者,更有以歐洲文學為主修者,亦有以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比較文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應有盡有。
本來「禪與文學」中的「禪」和「文學」都沒有範圍可言,而且任何背景的學者均適合探討「禪與文學」這樣的課題,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研究方法」。在臺灣,研究「禪」比在美國容易得多了,主要是因為在臺灣探討有關禪學的書籍很多,且佛教的道場又多,因之參加禪七或聆聽禪法的機會也就相對的增多。此外,對佛教有興趣的研究生泰半在大學時代都曾參加過各種佛學社團及活動,對於佛學或禪學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在淡江大學西研所講授「禪與文學」多年下來,已有了明顯的效果。從民國76年至今,陸陸續續請筆者指導撰寫有關「禪與文學」的碩士論文,而且已獲得文學碩士學位者,已有二十多位,其中已有數位出國進修攻讀這方面的博士學位,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甫獲文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華梵大學外文系服務的李美華老師便是其中一位。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單德興博士不久前來信告知,他一向將禪學落實於生活中,但最近他認為這樣子還不夠,他要將禪學也落實於他所主修的文學上。筆者接到如此訊息當然很高興,因為這無異增加一位「知音」了。現在更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中外學者將「禪」與「後現代主義」或「解構主義」的文學理論結合在一起研究,並發現禪的空觀(Sūnyata)本來便是解構主義的衍異(différance)現象。
來到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筆者於83學年下學期開設「禪與文學」的課程,這對於筆者而言又是一種新的嘗試與挑戰。在這裏選修此門課的研究生,幾乎清一色是中國文學系的畢業生。上課無論是演講或討論全都使用中文,而學生的有口頭報告與論文的撰寫也都以中文的形式表達,剛開始時,有些不習慣,但不多久,也就都適應了。談起中國文學,他們個個頭頭是道,加上一、二年來在東研所打下良好的佛學基礎,所以無論談「禪」或是「文學」,個個滔滔不絕,滿口經典,跟這些研究生談「禪與文學」真是有意思多了。因為「禪」與「中國文學」的因緣,比起任何其他文學(比如美國文學等)要密切多了。光是唐宋詩詞裏的「禪」就讓我們談不完的。上課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探討有關同學所提出的問題或報告,討論之熱烈可說是盛況空前。同學們不但有興趣且很有創見,並且很熱中於任何有關的課題,因此出席率很高。他們的學期研究報告都是經過上課時宣讀並討論,集思廣益,經筆者批閱修改而成的。篇篇文字流暢,有創意與學術價值,比起多年來筆者在國內外其他大學研究所讀到的研究報告絕不遜色,甚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將東研所同學的學期報告擇優於84年10月出版了《禪與文學論文集》一冊,做為研究所叢書之一。雖然筆者只上了一學期的「禪與文學」,但已有一點成效。研究生吳美玲已於民國85年5月完成碩士論文《由禪的「解構」義探討其與文學創作的關係》,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口試委員之一的政大教授羅宗濤博士說,這是一本高難度的論文,難能可貴。
筆者認真學禪之前的研究課題,與發表的論文或專書,均在英美文學的範疇裏,著作多以英美學界所慣用的研究方法以英文撰寫。指導過的研究生論文亦在此範圍內。但後來在禪學的領域裏,筆者發現在「文字般若」裏隱藏著無限開放的「觀照般若」,經此讀者能證得終極真實的「實相般若」;此隱藏的「觀照般若」,尤以天台宗的「以觀釋經」之法為筆者應用於解讀任何文學作品上,從而挖掘出嶄新的涵義與真正價值,這應該就是探討古今中外文學家真正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的另一途徑。文學作品裏的文字只是表相,只是一種意符,真相是一種意指,如以解構主義的解釋,表相與真相之間,有著意想不到的距離;同樣的,「文字般若」並不代表「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只是符號,讀者必須懂得「以觀釋經」之法「觀照」它,這樣才能證得其中實相。因此筆者在本書中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便是以「觀照」佛教經論中的「文字般若」之法解讀美國文學作品中的禪學因緣,以明作品背後的「實相」,探討出作品中的終極關懷,這應該是本書絕無僅有的特色。
今編入於本書中的各篇文章,均為筆者多年來研究禪與美國文學有關的部分,有的曾發表於《淡江學報》、《國際佛學會議(IABS)論文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中華民國英美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美國研究學會《美國研究論文集》,或臺大外文系主編的《中外文學》等刊物中;有的曾用以申請國科會研究獎助的代表作;有的為筆者演講稿,或近著尚未發表者。凡以英文發表者,均以中文改寫編入此書。
本書共分十章,前六章討論未受禪影響的美國文學,然而其文學意境與禪學頗有雷同的部分,全部以美國超越主義文學為主,以平行比較研究方法(Parallel Study)闡釋超越主義、神秘經驗、其草根性與普遍性、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人心的問題,如:大我、小我、無我、無心、無明、開悟等,二元論與不二元論的觀念、直覺、「活在當下」的理念、博愛與慈悲之間、返璞歸真、簡單化生活、淨化人心等等與禪學共通的課題。所涉獵到的美國作家有愛默生、梭羅、惠特曼、狄瑾遜、霍桑、梅爾維爾、馬克吐溫、德萊塞、安德森、海明威以及戰後的披頭族詩人等。
後四章介紹深受禪學影響的美國文學,主要以戰後美國作家與其作品為主要探討的對象,以影響比較研究方法(Influ-ence Study)研究其與禪之間的因緣。首先論及戰後五○至六○年代的美國社會與文化如何形成為禪的溫床,醞釀出一系列的美國禪文學,然後分三章深入介紹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近代禪文學作家:一為王紅公,二為史耐德,三為沙林傑。
本書結論指出,如果今日美國文化由於高科技之過度發展已陷入危機,此危機應該也是轉機。因為美國超越主義如「草根」般仍在美國國土上生生不息,且戰後在美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的禪文學與禪修中心、佛教道場亦快速地蓬勃起來;加上美國原有的基督教與天主教仍然在各鄉鎮的教堂吸引著當地人,他們企盼著能從中拯救他們的心靈及美國建國以後所遺留下來的清教主義,仍然有股強烈的力量喚醒著自己崩潰的道德意識,這些,都是轉機的保證,也是人類之福。
本書可以說是一本筆者四十多年來做學問的部分回憶錄,但願它有一點點的參考價值,如有不圓滿之處,謹請讀者原諒與不吝指教。
目錄
《現代佛學叢書》總序
自序
第一章 禪與美國超越主義
一、東西方神秘經驗之交集點
二、人心的問題
三、禪與超越論之間的距離
第二章 美國超越主義的普遍性
一、霍桑與梅爾維爾
二、德萊塞
三、馬克吐溫
四、安德森
五、海明威
六、戰後披頭時期詩人
第三章 愛默生《自然篇》之禪釋
一、引言
二、自然——禪與超越論共同主題
三、愛默生的自立哲學與禪的「教外別傳」
四、神秘經驗的交集點
五、《自然篇》中的主要
六、結語
第四章 梭羅《湖濱散記》之禪釋
一、梭羅與中國因緣
二、梭羅的神秘經驗
三、《湖濱散記》之禪釋
第五章 惠特曼的「草」
一、「草」的草根性與普遍性
二、惠特曼的自我意象
三、禪與惠特曼
第六章 狄瑾遜詩中的禪趣
一、狄瑾遜與超越主義
二、狄瑾遜詩中暗藏的禪意
(一)滅苦之道
(二)「活在當下」的理念
(三)無我、無心的境界
(四)直覺——開悟之路
第七章 戰後美國的禪文學
一、披頭禪之本質
二、披頭族與超越主義者
三、披頭族的作家群
四、另一類禪文學
第八章 王紅公——東西方智慧兼具之詩人
一、生平與著作
二、王紅公詩中的禪
第九章 史耐德與禪學因緣
一、引言
二、評論史耐德的參考資料
三、史耐德與禪學的因緣
四、史耐德詩中的禪趣
第十章 沙林傑《麥田捕手》之禪釋
一、前言
二、對《麥田捕手》之褒與貶
三、《麥田捕手》中之禪
四、結論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