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五術書籍 > 易經占卜 > 周易虞氏學(精上下冊)
您的購物車中有 0 件商品,總計金額 NT$0元。

瀏覽紀錄

周易虞氏學(精上下冊)

prev next

周易虞氏學(精上下冊)
  • 商品編號: dua013
    出版社: 頂淵
  • 作者: 王新春 撰
    出版日: 1999/02/01
    ISBN: 9578997809
    ISBN13: 9789578997806
    商品狀態: 一般
    裝訂: 精裝158x215mm
    頁數: 1406
  • 定價:  NT$1600元
    匯率參考:  換算成人民幣
  • 優惠價:  NT$1600元
  • 商品庫存: 1
  • 購買數量:
    商品總價:
  • 點擊數: 9822
    會員評價: comment rank 5

商品說明: 

★書側有黃斑,不介意再購買★

《周易》古經(六十四卦的經文)作為引發中華數千年易學活水長流的源頭,它開示了一種在世界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所僅見的奇特學說架構:即將一些獨特的符號畫與一些簡約的文辭奇妙地結合在一起,並進而透過它們的互詮互釋,一則使其彼此間形成相即不離的密切關係,一則表達或彰顯某些特定的思想意涵。對於如何契會和詮釋此一學說架構,對於如何透過上述的契會與詮釋,而通盤解讀、彰顯出《周易》古經一書的學理內涵和精神旨趣,以及進而如何應用好此書,弘揚其學理之精采,以啟導人生,謀福社會,並進而延續和光大《易》道,使《易》的慧命日新又新,歷代的學者們,都程度不同地做了艱辛的探索和嘗試。很顯然,這實質上是一個研《易》、治《易》的路數問題或方法論問題。置身於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歷代的學者們,透過對此一問題往復循環的探索與嘗試,挺顯起他們各自不同的研《易》、治《易》路數,藉此而詮釋、闡衍了《易》,並由此建構或重建起他們自認為與原典《易》相契的新易學體系,也以此而形成每一時代各具特色的易學,並進而匯成傳統中華文化發展史上蔚為大觀的易學活水長流。
  唯談經不能撇開傳。易學史上,人們乃是在經傳一揆的理念下,基於《易傳》對於《周易》古經的理解與詮釋而理解、闡衍著古經,理解、闡衍著《周易》經傳的。古經問世之後,作為易學史上首次系統、全面、通盤而復深入契會與疏理古經的成果,問世於戰國中後期的《易傳》諸篇,開出了一條就總體而言堪稱正大、健康的治《易》、用《易》路數。而且,透過其創造性詮釋學(creative hermeneutics)意義上的卓異的具體詮釋,諸篇重建了《易》的學說架構與體系--而這種重建,在今天看來,應當被視為《易》之學說架構與體系的完成或成熟。依傳之見,古經的學說架構,就是一種象數與義理合一不二、雙向互詮互釋的學說架構,正是由於這一學說架構的確立,才使得古經六十四卦展現為一種統一的卦爻畫與卦爻辭合一不二、雙向互詮互釋的形式架構。換言之,前一架構可被視為古經學理上隱而不彰的內在架構,後一架構則可被視為一架構的具體實現或落實。是前一架構外顯、「外化」所成的古經之外在形式架構。唯有藉助前一架構,後一架構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詮釋與說明。進而,傳認為,古經的體系,就是一種象數與義理緊密合一的體系,此一體系根乎象數而又終向義理 換言之,古經以象數為根基,以義理為其終極歸宿。由此,《易》挺立起「極天地之淵蘊,盡人事之終始」(北宋胡瑗《周易口義》語)的學理宗趣,正統易學成為一種高度哲學性、思想性的大學問(所謂大道)。這門大學問所豁顯出的學術品格是:它以象數為根基,以陰陽學說為深層理論基線,以「上本天道,下開人文,合一天人,批導現實,提揭生生不息的偉大自然宇宙生命之流,高揚人文貫注的高品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追求宇宙、人生無限美好的未來」為內在義理意涵。古經的占筮功能,則退居到了次要地位。
  然,對於《易傳》的上述理解與詮釋,人們仍存有理解上的歧異,於是乃有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兩個基本易學派的產生。象數學派投注其主要精力於象數上,將象數學的建構或《易》之象數學內涵的疏理與詮釋,視為治《易》、詮《易》的中心或首務;義理學派則投注其主要精力於義理上,將《易》之義理內涵的把握與光暢,視為治《易》、詮《易》的首務與基本目標。且與西方異說迭起、紛然雜陳、相互替代、超越的學術發展路數相異,包括易學在內的傳統中華學術,其所在走的則大致是一條「以述為作」(或「即述即作」)、融舊鑄新、繼往以開來的經典注疏、闡衍之路,在此學術發展路數下,每一時代都有著每一時代的易學詮釋學(Hermeneutics Of I - ching Learning),每一真正具有一定原創力(Originality)的易學家,都置身於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以時代所賦予他並為他所認同的思想文化之「前見」(Vorsicht)理解、詮釋和闡衍著《周易》經傳,這就使得不同時代的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又深深打上了其所處時代的烙印,從而帶上了各自不同的時代特徵與獨自融鑄而成的特有學理內涵。
  「十翼」之後,象數成了《易》之根,它是義理的表徵、蘊示者,由象數發而為義理,由義理來揭舉象數之所蘊的《易》之獨特理論模式建構了起來,從此,象數與義理在一種全新的學理脈絡下互顯著其內蘊,被視為共同構成《易》實質性學說架構的一體之兩面。因此,平心而論,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各分別抓住了《易》實質性學說架構一體之兩面中的一面,皆不免有所偏頗。析言之,象數學派對作為易學之根的象數的一面有清醒的認識,並突顯了這一面,而義理的一面卻大大忽視了。然,象數雖為易學之根,但它畢竟是通向義理的「工具」,義理才是所達成的基本「目標」。突顯的是「工具」,忽視的竟是「目標」,實屬一種「本末倒置」之舉。而義理學派則對作為易學終極歸宿的義理的一面「情有獨鍾」,並突顯了這一面,而象數的一面顯然被輕視了。義理的確是《易》之深層蘊意或「靈魂」之所在,正因如此,義理學派堪稱抓住了易學之「神」。
  然,輕視義理賴以表徵、蘊示的象數,終歸是一缺憾。
  當然,生當今天的我們,在治《易》研《易》的過程中,自宜具有一種「登高望遠」的超越心態和清醒的歷史主義意識,不應再捲入傳統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的派別紛爭之中,生發新的無謂門戶之見。對於傳統易學,對於傳統易學中的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乃至對於傳統易學史上的每一個易學家,無論是其屬於象數學派還是屬於義理學派,我們都應挺顯「同情地瞭解他人之學術識見」的公正(健康)心態與寬容胸襟,站在詮釋學的立場,從易學發展長河的宏大視界上,以思想史家、哲學史家的眼光(而不是一般文字家的短視眼光)來審視、評判之,給以合理的歷史定位,弘揚其精采。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帶有一般性意義的易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兩漢之後,《易》成為儒家(及相關各家)的最高哲典,易學成為高層次的哲學專門之學,因此,這一點顯得尤為必要。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和在這樣一種識見的指導下,筆者撰寫了這部《周易虞氏學》。
  虞氏易學係兩漢象數易學的集大成者,為象數易學之重鎮,對後世易學影響也頗大,但易學本是一門難懂的專門之學,虞氏《易注》更是素稱難讀,古往今來,能通其學者並不多見。唯清儒惠棟、張惠言、李道平及民國徐昂等人的疏解與闡發,方使虞氏易學幾近大白於天下。但他們的疏解與問發,亦有顯與虞意不相契者且生當今天的我們,備受現代知識體系的洗禮,對虞氏易學自當有新的契會與詮釋。此即筆者撰寫本書的基本原因也。
  本書分為上下二篇。上篇「虞氏易學發微」,嘗試在前人的基礎上,對虞翻的生平與著述,對虞氏易學的淵源、總體特色與具體學理內涵,作出系統論述、介紹與評判;同時,因虞氏易學係兩漢象數易學的集大成者,為了給讀者提供一個更大的視界,以更好地認識、評價虞氏易學,筆者還對兩漢易學的傳承與發展,乃至對自《周易》古經以來易學的源流遷變,作了扼要論述與介紹。下篇「虞氏周易注今詮」,係嘗試在前人的基礎上,一則考校與虞氏易相關的經文傳本文字的歧異。再則簡釋《易》之經傳,三則集中疏理、詮解虞氏《易注》。筆者撰寫此書,其基本目標約有三端:一則使讀者系統瞭解虞氏易學,再則使讀者透過虞氏易學而加深對兩漢易學的認識,三則便於一般讀者之瞭解《易》之經傳。唯因才疏學淺,書中舛繆難免,離所欲達成的基本目標或許甚遠,敬祈方家不吝賜正。
  王新春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二日於山東大學

上集目錄

潘序
劉序
自序
周易虞氏學上篇--虞氏易學發微
第一章 虞翻的生平與著述
 第一節 虞氏生平概述
 第二節 虞氏的著述
第二章 集兩漢象數易學之大成的虞氏易學
 第一節 作為易學總源頭的《周易》經傳
  一.《周易》古經
  二.從古經到「十翼」
  三.「十翼」之後易學發展的大致走向
 第二節 易學的傳承暨虞氏易學的主要淵源、總體特色
  一.兩漢易學傳承、發展與演變之大要
  二.虞氏易學之主要淵源
   ◎《周易》經傳而外,作為虞氏易學首要淵源的孟氏一系的卦氣說
   ◎《周易》經傳而外,作為虞氏易學第二大淵源的魏氏的「月體納甲說」
   ◎作為虞氏易學又一重要淵源的荀氏的卦變說
   ◎遠自春秋以來的互體、連互說,亦係虞氏易學的重要淵源
  三.虞氏易學之總體特色
 第三節 虞氏易學的主要象數義例和象數學說
  一.卦氣說
   ◎以震、兌、坎、離四卦表四時之象、值月
   ◎以十二消息卦蘊示年度內十二月陰陽的消長盈虛情狀
   ◎以四正卦及十二消息卦之外的其他諸卦值月,並表徵所值月的天氣、
    物候狀況等
  二.月體納甲說
   ◎以「月體納甲說」證立「日月為易說」並彰顯陰陽消長之大義
   ◎「月體納甲說」而推出「日月在天成八卦象說」
   ◎「月體納甲說」以詮釋八卦之方位
  三.卦變說
   ◎辟卦生雜卦
   ◎乾、坤生六子
  四.旁通說
   ◎今存虞氏《易注》中言及旁通之諸卦
   ◎立足於旁通關係,藉助於一卦與其旁通之卦的相互涵攝關係,以旁通卦
    之辭象詮釋談卦之辭象
   ◎立足於旁通關係,透過本卦自爻始的依次動變、抑或透過旁通之卦自初
    爻始的依次動變、以詮釋本卦之辭象
   ◎附:震、巽特變說
  五.反象說
   ◎互為反象之卦,它們的德性及其所蘊示的物象情狀、吉凶情狀,往往不
    同,抑或相反
   ◎一卦經倒轉而戶其反象,上下二體之象遂發生變化
   ◎一卦經倒轉而成其反象,諸爻之位次及爻象遂發生改變
  六.兩象易說
  七.動之正與成既濟定說及權變說
  八.互體、連互說
  九.半象說
  十.逸象說
  十一.虞氏易學所涉及的其他相關象數義例
   ◎《易傳》所開顯的諸象數義例
   ◎爻位吉凶、貴賤説
   ◎人事貴賤爻位說
   ◎乘、承與據
   ◎中
   ◎應
   ◎伏
   ◎數
周易虞氏學下篇--虞氏周易注今詮
凡例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乾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二.坤至需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三.訟至履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四.泰至豫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五.隨至剝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六.復至離
 
下集目錄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七.咸至明夷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八.家人至益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九.夬至困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井至艮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一.漸至兌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二.渙至未濟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三.繫辭上傳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四.繫辭上傳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五.繫辭下傳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六.繫辭下傳
虞氏周易注今詮 卷一七.說卦傳 序卦傳 雜卦傳
附: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顯示完整說明

購買過此商品的人還購買過

商品標籤

來註易經圖解

來註易經圖解

95 NT$475元
增訂大易圖象譜

增訂大易圖象...

9 NT$270元
周易姚氏學

周易姚氏學

NT$1100元
《周易示兒錄》附《周易說餘》

《周易示兒錄...

95 NT$473元

會員才可增加商品標籤

會員評論(共0條評論)

  • 目前沒有任何會員發表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會員帳號: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