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老古POD價_NT$ 870元〕(原NT$ 750元)
為金剛愣伽楞嚴三經宗通重印首語
釋迦文佛一代時教,若不自東漢以後而傳入中國,則將早隨印度本土文化而淪喪殆盡。佛教輸入中國,在魏晉以後,若無達摩一系列禪宗之崛起,亦將隨南北朝之衰亂而心法無遺矣。故中國文化與佛教,正當盛唐之興隆而卓然挺拔,良有以也。
但自晚唐五代之際,禪佛而有五宗七派之門庭設施,則已由盛而衰,勢必入於儒道而相互依存,蛻異競秀。因之而有宋代理學之突出,神仙丹道之輝耀,亦勢易時變之必然也。
過此之還,迨於明代中葉,左右佛老而匯集理學之宗,則有陽明王學之作。當此之時,禪門佛子從王學而入道者,頗不乏人。
及乎明季末期,身為智識分子之儒冠學者,頗非王學之濫而欲歸正於禪,但又鄙薄禪僧而不為,獨以居士而手提禪宗正令者,因而風起。如:田素菴、李卓吾、瞿汝稷、曾鳳儀輩,皆以當時名士而標示學佛,且為士大夫之所誹議者,其數不少。期間尤以李卓吾之得罪名教中人,遭逢不幸,最為可哀。
但禪佛正宗法印,幾已蕩然無存。師僧中雖有密雲悟,以及憨山、達觀少數幾人撐持門戶,殆亦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耶!由此而及輕出能振興禪宗,高堤正印而掃蕩陰霾者,有之,唯雍正一人而已。惜呼!身為帝王身,應為帝王身而得度者,恐終難得其人矣。
今因學子周勳男之請,囑為明末曾鳳儀所輯金剛、楞伽、楞嚴三經宗通再周勳男之請,囑為明末曾鳳儀所輯金剛、楞伽、楞嚴三經宗通再版為序,旅泊中人,塵勞繁劇,實已無暇及此。然因其再三催促,簡書禪佛宗乘之衍變如此,則可之曾氏之輯,固有其獨具匠心,足資千古者。非大心開士,曷能作此,應為隨喜讚嘆,是法住法為云爾!
辛未年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楞伽經宗通緣起
於甲深自長州歸,暫憩嘉禾。遘達觀、密藏二納,若夙契云。日從咨詢禪說,游意乎方之外。一夕夢履都羅綿界,覩慈尊容貌甚偉,肅躬伏謁,欽承教語,語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旦起問二納:「此語當出何經?」僉曰:「似楞伽語。」遽取楞伽,徧所之弗得。
逮丁酉,鄉納度門入京師快說楞伽三譯,津津不倦,曰:「安所得覺範筆一論著之耶?」時大行王道安於諸內點靡不精詣。余謂非道安莫成此論已,道安請告歸里。聞憨山清公入粵道,出螺川,敬拜已屬之。憨山寓雷陽不三載而筆記出矣。
余於憨山稱莫逆。自癸巳造訪牢山後,因聞寥寥。得筆記讀之,不啻面譚。始讀之,灑然;再讀之,則疑;三讀之,則有所更定,不覺盈紙。復取三譯覈之,宋譯雋永有餘味,故不可易。至棘句倒噢,非證之魏、唐二譯,則不可曉。筆記節分條列,燦如指掌,令讀者易於參訂。余亟取之,更為斟酌舊注,融會三譯,間出胸臆,或前人所未道。要於申暢簡噢,不使有楞伽難讀之嘆而已。
昔初聞語二組曰:「此楞伽四卷可以印心,不數傳後當為名向之學。」嗟呼!千載而下,求其能明名相者亦罕已。況印心乎哉!竊計宗門證入自覺境界,一期垂噢,未必不與楞伽符,乃謬取尊宿機緣綴附章莫。與其以經明經之為通也,毋寧以宗明經之為通也。以經明經,僅以亦為分別;以宗明經,巳當分別於無分別者。分別說通,無分別則宗通。宗通,則心一經也,經一心也,庶幾無違於初祖印心之義,而此四卷〈佛語心品〉,其指歸端不外是。
何意慈尊以夢詔之垂二十年,而余始以夢成之,豈亦事有前定而幾先見之耶?且魏、唐二譯多前〈勸請品〉及末〈偈品〉、〈陀羅尼品〉。余所夢「無分別是智」噢,實在〈偈品〉中,因幷錄之,無敢忘慈尊所以詔余之意。若夫智證無分別,則芒乎未有入也。然〈偈品〉中授記龍樹已得初地,於此經典大有闡明,竟能生於淨土。是則傳祖衣者,當持此經;歷階級者,當持此經;而求生淨土者,尤不可不篤信此經也。敬述其顛末,已付剞劂,俾明眼者觀之。咄!云何更夢中說夢?是所望於同參。
南嶽山長金簡曾鳳儀舜徵父書
目錄
為金剛愣伽楞嚴三經宗通重印首語
三部宗通重刊札記
楞伽經宗通緣起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