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序 走進瑰麗世界
從文化原型著眼,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外來宗教文化,易學乃中華傳統文化的活水源頭;前者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宣揚「四大皆空」的出世思想,而易學闡述「崇德廣業」、「順天休命」的經邦濟世的處世哲學,在常人看來,二者從理論到實踐似乎南轅北轍,很難融通。
王仲堯教授新著《中國佛教與周易》一書,以佛教發展的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二者能夠相互融通,並將人們的思想引入一個令人嚮往的瑰麗世界。
王仲堯提出,所謂佛教本土文化的結合,從根本上說是同「易道」的結合,只有實現了這一點上的結合,佛教才有了在中國發展的可能性,這個具有開創性的命題,構成了《中國佛教與周易》的主要內容。
學術界在討論佛教與中國文化結合的關係時,一般主要著眼於從佛教與玄學,或佛教與道家的關係方面。本書則主要採取從佛教思想發展史的宏觀角度來觀照易學和佛學的「會通」關係,較全面地論證了易、佛互動影響的不可分離性,並指出,這種互動關係鮮明地凸現在中國佛教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上。在以往各個歷史時期中,對不少佛教大師而言,正因為佛教的宏大壯麗,才堪與他們心目中的「易道」天人境界媲美,這成為他們畢生矢志佛法的重要原動力,如本書副題所示,他焚正是這樣走進佛教這個「瑰麗世界」的。
王仲堯在書中將中國佛教與周易的關係,分為三個大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東晉南北朝及隋代佛教階段。這是中國佛教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一些傑出的佛教思想家的理論活動,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打下了思想和理論的基礎,對此後中國佛教的發展,無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實踐上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作者在較廣闊的時空背景下,討論了東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與文化界廣泛進行會通的理論和實踐活動。對僧肇般若學與王弼易學的關係、《牟子理惑論》以佛教比附易道、郗超及唐僧會以易理解佛、梁武帝蕭衍以佛理解易,以及支愍度「心無義」與易學、慧遠與殷仲堪廬山論易等,在上層佛教界和民俗文化中廣泛存在的易佛互證和融通,都展開了具有新意的討論。作者還指出,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隋代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創始人智顗的易佛關係論思想,是對南北朝時期易佛會通理論的全面總結,也代表了對唐代宗教佛教時期新的易佛會通關係的新認識的開始。
第二階段:唐代宗派佛教階段。這是中國佛教與周易結合與互相影響的第二個大階段。就易學和佛教的關係而言,本書主要討論了密教僧人釋一行身上體現出來的密教、《周易》和天文學的三位一體的文化現象;李通玄在身後的中國文化背景下,以《周易》詮說華嚴學,在更廣闊的範圍裡實現佛學與中國傳統思想的「會通」,並指出其主要運用的手法是用文王八卦方位加「上、下」兩方,配合「十方」,這個思想,貫穿於李通玄對整部《華嚴經》的解說中,同時站在中國佛教與周易雙重立場,是李通玄易學解華嚴學的基本方法論。宗密則將易佛「會通」推到了更深層次,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和佛教界尋求儒釋合一途徑的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傾向,宗密的易佛「會通」邏輯提供了這個轉折的道路,同時這也表明隋唐以來儒釋道三教分流的文化態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新整合。因此,論調宗密的易佛關係論思想是對唐代易佛關係的總結,同時也代表了對下一階段新的易佛關係的認識的開始。
第三階段:五代、宋、元、明、清時期。佛教思想與前代相比,出現了引人注目的新特徵,即不在同前代一樣以宗派思想為特徵,而開始了一種新的綜合與會通。即綜合以經發展成熟的各宗派教理,在此基礎上,重新界定與傳統文化以及現實社會生活的新的「會通」點。作者通過大量考證揭示出,宋代及之後,無論佛教界和理學界均廣泛地存在著諸易家之參禪與諸禪家之參易的現象,作者在書中舉出大量資料說明這一現象並分析其文化原因,如對北宗禪和保唐宗、臨濟宗、潙仰宗,以及石頭希遷之《參同契》、藥山惟儼之「寶鏡三味」、曹山本寂之「五位君臣」圖、永覺元賢之「五位圖說」進行了討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其中特別是對曹洞宗以易解佛的思想方法進行了有特色的評價。
王仲堯還指出,明末「四大高僧」對易佛關係所作出的總結和概括具有時代意義,書中指出,智旭在他名義上討論易學和佛教關係,實質上闡述了新的佛教思想立場,其《周易禪解》一書,從新的佛性論立場,提出了與前此二個歷史階段不同的佛教價值觀。作者指出,智旭的易佛關係論,以及他所提出的這個新的佛教價值觀,代表了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一個新發展階段,代表了這一個歷史階段的終結。
《中國佛教與周易》全書規模宏大,作者通過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廣泛存在的易佛互證和融通,進行了令人信服的論證。
本書的理論創新之處不少。首次較系統、全面地從思想史的角度,討論了中國文化根本經典《周易》和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關係問題,從中提示易學和佛教的「會通」是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文化土壤立足的根本原因。作者提出,在深層的文化意義上,一種外來文化若未能與易道結合,是談不上與老莊玄學或儒家經學、理學的融會貫通的。只有實現了同中國文化根基——易道的結合,佛教才有了中國發展的可能性,也才談得上與老莊玄學或儒家經學、理學的融會貫通。佛教正是因為實現了同易道的結合,才終於贏得了在中國發展的機會,並在此獲得從中國走向世界的契機。作者並指出,這也是中華優秀文化對人雷文明史的重大貢獻之一。
《中國佛教與周易》的一個突出貢獻,是向我們展示了佛與《易》這兩種文化具有的共同特徵,那就是與時俱進的創新思想和包容精神。佛教宣揚「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它能包容儒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原則,與時俱進,充實、發展自己淨化人心、勸世化俗的佛法;同樣,易學主張「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貫徹「厚德載物」的原則,可以盡力融通佛教思想,與時俱進發展易學,誘導人們「內聖外主」、超凡入聖。故以《易》為主幹的儒學,不只能容納道較也能容納佛教,儒與佛道能和平相處,避免西方那種宗教衝突乃至宗教戰爭。故在不同歷史時期,佛教總能同當時的中國社會相適應。
本書中也存在某些可以提供商榷之處。
王仲堯對唐代密教和易學的關係問題的討論,是本書的特色之一,但是從書中內容來看,這個方面卻有待深入。一行有多種易學著作,對其思想的透徹清理需要做進一步的工作,這個工作將會是很有意義。密教和易學的關係在理論上有相當難度,本書中提出的方法和角度都較新,讀了的確能給人不少啓發,但是討論的力度和深度卻嫌不夠,值得再花一些篇幅對這個問題深入探討。
近年來海內外學界廣泛討論過曹洞宗引易入禪問題。本書中提出,從曹山本寂至元賢的五位君臣圖說,就曹洞宗學風而言,都不能說是一種成功,對之過細研究,亦無大意義,無論從易學傳統看,還是從禪學史上說,曾洞宗「五位君臣圖」云云,價值都不=m,vq 太大,並認為其小氣艱澀之相,少有「雲在青山水在瓶」的清高之美或「月下披雲效一聲」的空靈禪意。此一評論不甚公允,尚可進一步推敲。
本書對近代佛教階段未能展開討論不無遺憾。作者在書中說明,二十世紀以來,以「易為大道之原」的中國文化價值體系,和以「涅槃佛性」為終極目標的佛教價值體系,同時受到外來的工業文化的嚴重挑戰,遮個問題不僅僅再是佛教如何與易道結合的問題,已超出本書所要討論的範圍,故不再展開。
但太虛大師等高僧,對引《易》入佛的思想是十分重視的,並卓有建樹,我們希望王仲堯教授在將來能繼續把這個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研究下去,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佛教學術研究作出新的貢獻。
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 唐明邦
目錄
序 走進瑰麗世界
前言
第一章 易學價值體系與佛教價值體系
一.通神類物,易為之原
以易道為價值取向的中國文化思想結構
易道:中國文化之價值觀
二.般若析空,涅槃佛性
部派源流,異部宗輪:印度佛教之學派
本土文化對印度佛教的價值詮釋與改造
困惑與挑戰:建立中國佛教的價值觀--涅槃佛性
第二章 僧肇般若學與王弼易學
一.經之大者,莫過於易
東晉南北朝佛教風格
僧肇時代學術背景:王弼易學與玄學主流
二.易佛正說,非群所及
僧肇般若學與王弼易學之關係
僧肇的「觸事即真」與王弼的「體用一如」
僧肇的「有無雙遺」與王弼的「得意忘言」
僧肇的「真空妙有」與王弼的「聖人有情」
僧肇般若學之價值意義
第三章 佛教與易學之互相激揚
一.周孔即佛,白黑均善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白黑均善,殊途同歸
二.易佛義理,融通可嘉
彌綸廣大,剖析窈妙:《牟子理惑論》以佛教宗旨比附易道
言出乎室,千里應之:郗超及康僧會以易佛
玄象既運,測其盈虛:梁武帝蕭衍以理解易
啟度黃中,弘乎太虛:支遁與易學
心無無心,神靜物虛:支愍度「心無義」與易學
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慧遠與殷仲堪廬山論易
佛界名匠,學理傾向:易佛互證在上層佛教界的廣泛存在
灌頂香水,慶蒙交泰:易佛融通在民俗文化中的廣泛存在
三.虛空淨目,寶幢三昧
曇無識及其譯經,《涅槃經》系統經籍的要影響
《大集》方廣,《光明》周遍
四.衛氏歸藏,通道之觀
衛元嵩與《元包經》
衛元嵩與北周武帝之「廢佛」
第四章 天臺宗智顗的易佛關係論
一.煩惱泥中,千葉青蓮
智顗對南北朝佛教的全面批判和總結
智顗提出新的佛教價值論
二.三諦圓融,虛空閃電
智顗與《提謂波利經》
智顗與《大集經》
三.易判八卦,以有明玄
第五章 華嚴宗與易學:李通玄的《新華嚴經論》
一.張大教網,漉人天魚
唐代易學簡説
靈干的「蓮華藏世界海」觀與易學影響
法藏華嚴宗思想與易學
二.發明通玄,海印三昧
李通玄特色鮮明的《華嚴經論》
李通玄以「卦氣說」解《華嚴》
李通玄以「五行休旺說」解《華嚴》
李通玄以《艮》卦解《華嚴》
第六章 密教、《周易》與天文學:一行之「不思議」境
一.世出世入,悉地無垠
一行生平;唐代密教簡說
密教與《周易》
二.功格旱穹,暉華史冊
「天文」學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含義與性質
一行之「大衍曆」:從現代科學角度的評價
密教、《周易》和「天文」學
第七章 宗密佛教思想與易學
一.本覺真心,太易五重
宗教及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宗密的「心宗」範疇與「太易說」
二.阿賴耶識,圓相圓照
宗密以易解佛的三個思想層次
「水火匡廓」與「月體納甲」
眾生心:宗密的「阿賴耶識圓相圖」
宗密易佛會通思想評價
第八章 易家參禪與禪家「參易」
一.中道之路,明體達用
因緣生法,說即是空:對吉藏「二諦義」之反思
明體達用:兩宋易學之旨
易學在佛教界的廣泛回應
二.易道佛理,光風霽月
周敦頤《太極圖》與佛教
諸易家之參禪
諸禪家之參易
三.寶鏡三昧,五位君臣
禪門《參同契》與「寶鏡三昧」
「五位君臣」圖及「五位圖說」
曹洞宗易解評價
第九章 智旭的易佛同一論:佛性即乾道
一.涵蓋乾坤,截斷眾流
宋、元、明、清時期佛教思想動向
明末「四大高僧」之思想共性
二.易佛不二,常樂我淨
紫柏真可之《解易》:「易有理.事.性.情」
蕅益智旭之《周易禪解》:「佛性即乾道」
評價:與傳統佛教佛性論思想的比較
簡短的結語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