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前言
「子平八字——祿命法」也是與其他的「學術」類同,都是有著它自己承轉的「週期性」,所謂「週期性」,是有著——
一:二十年——「運」的「週期性」,大抵是指「個人性」的選擇。
譬如:衣服、服飾之流行,歌曲、電影的「時尚」。
二:六十年——「元」的「週期性」,大抵是指「文化、民俗」之慣性轉移。
譬如:六十年前,只用「支票」,還沒有「信用卡」。
三:三百年——「世運」——週期:三百年大週期,大抵與「政治、法治」為主。
譬如:「清代」官階與「明代」,編制上有不同。
明代有「錦衣衛」,沒有「青、洪、漕」幫等。
「子平祿命書」——是民俗文化與史前文化——二者的「接合文明」。其在「演義」的史觀規模,也是與前述的「大、小週期」近似。
正如「佛經」所云——一時、一地、一蘊、一界…。以「子平法」作品而言。
一時——是指「作者」在世之「時間」。 一地:是指「作者」生存的「地域」。
一蘊——是指「作者」個人之心理因素。 一界:是指「作者」當時之階級背景。
但以我自己(作者)而言。
一時——是指我自小懂事至今日,八十二年間,所見聞到的一些「祿命」社群現象。
一地——是指我一生只居住過的「上海、台灣」二地,民俗文化背景。
一蘊——是指我是「宗教」社團之人,我信「命」,而不太重「解運醮釀…」。
也不只自己「家族」之人本為主,而只以「敬天畏命」為前提。
一界——我的生涯背景,歷經四朝——上海.華人地界、上海英租界時代、汪精衛時代、內戰時代、在台灣六十年的時代,我沒有任何黨籍青洪的背景,故此還可以稱得上——對「祿命」文化有比較客觀的認知。
也就是正值「繼往開來」的時代。
我雖然久住台灣,但我的作品,卻行銷全球「華人」地區,尤其是近三十年的作品,對「五術、命理」社群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我對「子平祿命」的影響,並不在於「創作」,而是以「時代性」的整理、連貫為主。
今具體敘述於後——
一:我個人是「佛教」界人士,並不是以「五術」為主之人,是以——
「佛學五大、周易、陰陽數理…」體會到「術家」五行,在民俗文化之「層次」。
二:因緣際會——在四十歲左右,無意間相識了一些「五術界」領導人士,以清流「客座」的身份,兼任了「星相學會理事長」。然而,我自己在此以前,根本不認識任何一家「命相館、地理擇日家」。
是抱著一種——為「五術界」,盡些「學術」的本份的心態。
三:我自己的出身背景十分簡單,自幼父母與任何「黑、白」二道、青洪幫會,完全沒有絲毫接觸,也沒有任何「宗教」背景。
我自幼是有聽過「江湖」——這兩個字,但是完全不懂什麼是「江湖」的實質。
四:至四十歲以前,我一直認為「僧、道」是指清高修道的人士。
四十歲以後,漸漸體會到——「僧、道」在法家之歸類,就是「三教九流」。
接任「星相學會理事長」以後,才知道「巾、皮、爪、李」——「巾」就是「命相」之代號。
五:五術——山醫命卜相,在民俗史上,已近千餘年以上的存在。自有它自己生存的管道,不是一朝一夕之所能改變的。好在,凡事都有「正、負」二面之存在。
以我個人的出生背景,而且又是一生沒有「上過班」——是屬於「小資產階級」的背景。故此,但以「五術」而論,只是在「史觀性」,民俗文化層次上,作一些略具系統的「證述」。
今日行文,是以「子平」法為主旨的著作,故此,但以我個人,對「命理」之體會認知,是可以分作三個階段,而作為具體之「導讀」。
一:是以我「童年、青年」時代,所聽聞過有關「命」的社會背景。
二:自己入「社會」以後,至我懂「命」——五行的「實際經過」。
三:我擔任「星相學會」理事長之後,自己在某種層次而言,我就是「命理界」的代表(化身)。因此,形成了二個我,一個是屬於我自己性格上的我,另外一個是「我代表了命理界」的我,因此,再産生出一個調停二個我,中間的那個「是我,也不是我」的我。
這就是現在八十二歲的我。
目錄
前言
童年——對「命理」之認知
青年時代——對「命、巫」的認知
成年時代——五術影響
「客座」時代
初識「江湖」人士
第一次與職業論命者——相敘
未卜先知
符錄——算命,結合為一體
槓門——盛行
做典(釘)——險招
江湖——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欲之大公——即是天理之至正
東方命理書苑
五十知天命——實相命學
回憶當年論今朝
五十而知天命
學科——初階築基
史學——子平法
考證——紅樓夢(元妃八字)
潛意識書生命學
五術、命相——實學
他鄉遇同道——觀摩切磋
一:「流年」書的格式
二:四柱換祿
三:行卯出版社——成立
四:鐵板神數
五:流年批導——失傳
三階段——傳習錄
三階段——祿命認知
一:客觀(職責性)研究階段
選擇性研究階段
祿命子平——是「子代」論命
命、卜、祭同源
三「變」祭祀
一:解鈴還須繫鈴人
二:三命通會——(三命)
三:年柱、日柱——孰為優先
四:大運——順推、逆推之謎?
五:運、限——是一?是二?
六:年以冬至或立春為起始?
甲:年柱——太歲
乙:歲星、木星
七:刑沖、合會
八:神煞
九:巾箱本——湘江門
十:十天干喜忌——醉醒子
十一:支藏天干
十二:喧賓奪主——名人「命例」
十三:星平會海
一九九○年代——後期祿命總結
察「同」不察「異」
總結——提要
總結分則
一:七十歲——從心所欲
二:祿命文化——三代交會
三:日主強弱——以「點」論斷法
四:日本轉譯祿命書
五:木製羅盤——城隍廟
六:北京師範大學——奇門合局盤
七:三代同堂——抄本問世
八:第三代祿命——興起
新啟示錄 學術——遲來的春天
新啟示錄
一:宇宙、娑婆世界、地球論
二:陰陽未分——無男女雙性生命
三:道成肉身——有太極、無陰陽
四:有「陰陽」而無「五行」
五:色界、欲界 五行共治
六:先秦斷代五行——漢學
七:子平法與天文
八:二○○五年——我與曆學
甲:單純的吉凶層次
乙:吉凶組合——理論性層次
丙:對祿命法本身有疑慮
丁:質疑重點——轉異五行本身
仁者來函 第一個紀年是怎麼確定的
祿命法與曆學
一:干支與數字、數序
易之策數
洛書 三合數
二:「干支」代入「五行」——有「生旺庫、死絕」
三:紀年「甲子」是如何產生?
四:乙卯旺吉、辛酉凶
五:甲子、紀序——西漢太初元年為始?
六:司馬遷定「太初」元年
七:五運六氣(黃帝內經)
甲:五行起源
乙:祿命法——強身、身弱
丙:干支五行——內經
八:年、日——干支與「天文」
九:建「子」?建「寅」?「木」歲星之因
十:合朔、上元之謎
十一:天文曆與天文
十二:命家萬年曆之緣起
九蓮遁訣
命、卜、醫——同一源流
一:刑沖合會、河圖五行
二:神煞、夭壽——地支
神煞定位 夭壽
四柱時效失衡
三:年、月、日、時——孰為主
四:先秦——殘餘「五行」
五:論命為何要採「四柱」式
干支五行——強弱
六:呂才祿命書——唐代
呂才祿命書——考證
太素醫家 祿命四柱 運氣
一:運、氣
強弱——中和
調候用神
京房易(卜)同源
一:子代——京房易
二:論「身、命」——論命肇始
新法——漢「卜」形成
三:排「四柱」,定格局
四:日、辰——居「卦」之上
五:合處逢沖——只宜「訟、病」
六:四柱年限——年限、流年
命、醫、卜——同源 合論
易——命、卜、醫?
一:「易」——非「同易」
三皇遺教 三代遺易
戰國易學
二:漢學——易學
易學——復古,百家爭鳴
三:五行卜與「祿命法」
一爻論至六爻論
四:民俗文化——大週期轉型
五:祿命子平——成型於「宋代」
六:卜筮、子平法同詞變異表
七:變、化簡述
卜筮 子平基礎術語
世爻 應爻 天干 六獸 用神
兄弟 父母 妻財 官鬼 子孫
元神 忌神 仇神
四象——畫卦 生旺庫 墓
旬空 調候用神 月建
暗動 五空 飛伏 三合
沖 合 間爻
進神退神 獨發 用神兩現
唐、宋——祿命法轉型期
唐代祿命法——楊太玄
一:學術性 二:過程性
卜筮法、子平法失傳條例——補遺
「財」之盛衰
財中復勝
自創事業?受薪?吉凶
健康疾病
「妻」財——專論
京房易 火珠林 飛、伏——變化
一:漢學——強化、變化
二:唐宋「飛、伏、變、化」
三:明代注疏取代「京房」經文
京房易飛伏章
變、化
子平法——變、化、飛、伏
子平——合化、坐引沖
卜筮納甲、子平法術語對譯——參讀
醫家素問、子平法五行、性格
中和——平氣
木弱——不及 木強——太過
火太弱 火太強
金太弱 金太強
水不及——弱 水太過——強
土太強 土太強
元、明——祿命真空期
一:元代——祿命法空白期
籤詩文化——取代「祿命」問卜
明代子平法、卜筮納甲法分道揚鑣
一:宋——消息賦「探源」
二:徐子平——是否真有此人?
三:徐子平——論拱、夾
四:徐子平——流月?日論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