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僑網路書店 版權所有,並保留所有權利。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二路6號1樓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網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太極拳與道家內丹術揭秘》乃《太極拳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2003年)一書於2011年之再版更名。時隔八年,作者戚建海先生對太極拳和太極煉丹術特別是內丹修練的核心理論——同類陰陽龍虎丹法太極拳的立論依據、修煉原理和方法,有了新認識和新觀點,並結合自身凝結內丹後的感悟,作《感悟篇》以茲補充;同時增加附錄四:「呂洞賓主要修煉著述」、附錄五:「張三丰主要修練著述」等,以彌補原著論述之不足。
「感悟篇」旨在解老子《道德經》內丹功法不解之秘;發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為發之玄;揭呂洞賓《三字訣》功法修煉之奧;傳張伯端《悟真篇》未傳之功;揚張三豐「三峰采戰術」龍虎同宮交媾之妙;初步完成了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生前期盼中國道家文化揭示人體生命科學之心願。闡述了筆者凝結丹田、完成築基功夫後的十餘年間,有關性命雙修的心得體會。意在弘揚中國道家和道教內丹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而爭名,為中國道家和道教龍虎丹法正名,為武當丹士張三豐祖師創造中國龍虎丹法太極拳正名,為武當趙堡太極拳正名。
「內丹學是道學文化中最核心的學問,是由普通人向具有特異體質的超人邁進的仙人之路。金丹大道,是參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還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它以系統完備的理論學說,邏輯嚴密的修煉程式、殊途同歸的修煉方法,比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修持方法都技高一籌。然而由於歷代丹家出於保護智慧財產權的需要,內丹學的內幕從來未揭開,古代丹經多用隱語、詩詞等寫成,內丹法的關鍵法決,又不能寫在紙上,只是師徒之間的口口秘傳,使這一線聖脈,不絕如縷,對丹經的解釋亦歧義百出。而國內學術界已視內丹學為千古絕學,精於此道的學者寥若晨星……用現代科學和哲學的手段對它進行整理和研究,使它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為世界的和平發展作出貢獻。」(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
更新版序
《太極拳與道家內丹術揭秘》乃《太極拳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2003年)一書於2011年之再版更名。時隔八年,作者戚建海先生對太極拳和太極煉丹術特別是內丹修練的核心理論——同類陰陽龍虎丹法太極拳的立論依據、修煉原理和方法,有了新認識和新觀點,並結合自身凝結內丹後的感悟,作《感悟篇》以茲補充;同時增加附錄四:「呂洞賓主要修煉著述」、附錄五:「張三丰主要修練著述」等,以彌補原著論述之不足。
旨在解老子《道德經》內丹功法不解之秘;發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為發之玄;揭呂洞賓《三字訣》功法修煉之奧;傳張伯端《悟真篇》未傳之功;揚張三豐「三峰采戰術」龍虎同宮交媾之妙;初步完成了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生前期盼中國道家文化揭示人體生命科學之心願。闡述了筆者凝結丹田、完成築基功夫後的十餘年間,有關性命雙修的心得體會。意在弘揚中國道家和道教內丹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而爭名,為中國道家和道教龍虎丹法正名,為武當丹士張三豐祖師創造中國龍虎丹法太極拳正名,為武當趙堡太極拳正名。(戚建海)
「上善若水,清而無暇。道之形象,真一難圖。變而分布,各自獨居。」
「感悟篇」揭露了太極拳與道家同類陰陽三家相見龍虎丹法的實際修煉方法,破譯明代萬曆年間四川萬縣大易學家、內丹學家來知德所創編《來氏五行太極圖》蘊含的象數易理和順逆運轉五行生剋運化凝結內丹的奧秘,鞭辟入裡,深入淺出,為學術界與武術界聞所未聞之創見,從宏觀的角度而言,是復古,更是突破。不但進一步地完善了道家築基功夫中內丹術之奧秘,更使「趙堡太極拳繼承了張三豐祖師的龍虎丹法太極拳」的立論,獲得了印證。
結丹,乃實修實證之徵候,非純情之臆想。唯丹經每多玄意,晦澀難明,歷來參解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張伯端《悟真篇》等道家內丹著述者,大都從理法角度著眼,以理說理,幾乎少言實際下手之方法。本篇不僅揭歷代道家內丹術未言之秘,更為當代太極拳之命意找到了全新的詮釋,堪稱理法上的成就,功法上的突破。
道家同類陰陽的龍虎丹法,屬於人元大丹的修煉範疇,為進德修道、安身立命、性命雙修的可靠築基功法。作者戚建海先生功不自秘,將數十年切身參證的體驗和感悟,和盤托出,公諸於世,無疑乃「上德」之功也。
2011年10月
劉康毅 於 台北武學書館
徐序
太極拳導源於哲學,引證於科學,是華夏文化之精髓,我們祖先智慧的遺產。它能祛病強身,益壽延年,又可禦襲防侮,一學而有數得,是世界上任何運動無可比擬的。只是太極拳易學難精,一般習拳者有志無恆,不明就理,匡日廢時,因而中輟者比比皆是。縱有決心持志勤練數十寒暑,但無明師指導,學有所成者,仍百不得一。
豫籍同道戚建海師兄,因緣際會有幸師承名家李雅軒、任志義等先輩之絕學。且學識淵博、秉賦過人,潛心研習太極拳學理與實驗並重,遍閱古今典籍,歷數十年體悟出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造詣已臻化境,殊有發前人所未發之創見:能以易理和太極圖原理說拳理,對太極拳理論向縱深發展有必然的現實意義。
余與建海兄既屬同道,忝為知交,益以先師鄭曼青教授與李雅軒師伯之深厚關係,故與建海兄常川函電往返交換心得,切磋拳藝。咸認太極拳為吾中華文化寶藏之一,亟需發揚光大,造福人群。建海兄新著《太極拳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即將付梓,來日將掀起一片太極熱潮,是可想見,進而促進拳藝昇華,人手一冊,習者幸甚,余欣為之序。
公元二○○二年仲春蕭邑 徐憶中 謹識於台北市
初讀《太極拳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淺識(代序)
太極拳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近年來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希望延年益壽,重視養生之道,參加健身鍛煉的人越來越多,尤以太極拳這一高雅技藝,倍受人們喜愛,特別受到文化修養較高,欲養生悟道的人士更加青睞。故習者與日俱增,繼而遠傳海外及歐美各國,太極拳已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媒介之一。
道家內丹術源遠流長,流派甚多,幾千年來,各門派多采取師傅口授秘傳,多有異化,漸漸地被人們誤為僅僅是一般的體育健身運動,而忽視了太極拳與太極科學哲理和內丹術有淵源關係。
余曾詢問自覺學有所成者,然僅一招一式舒展大方而已。問及此拳為何冠以「太極」之名,彼謂松柔耳。究其哲理,彼亦瞠目,無以為答
太極拳本為道家高雅養生之技藝,對其深奧哲理,知之者甚少。沒有明師指點,缺乏太極哲理指導,當代習之者,普遍僅求師傳形似為滿足。在當今提倡科學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背景下,若能得見有科學精神解釋太極哲理,又有切合實用的功法典籍指導或明師教誨,中國大地乃至海外,重振太極拳和內丹術古樸逸風,將再次掀起學習太極拳的熱潮,乃是必然之趨勢。
戚建海,元明先生新著《太極拳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一書,余有幸為先睹讀者,感觸頗深,獲益匪淺。通觀全書,邏輯嚴密,緊扣太極哲理,有理有據,論斷明晰,確有真知灼見,富有新意。理義闡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引人入勝。讀後有茅塞頓開,耳目為之一新之感。余就本書主要創新和成就,有以下三個方面初淺認識:
一是,初步理順了太極拳的源流。正本清源,恢復了古太極拳的本來面貌。重新賦予其太極哲理,把太極拳提升到哲學高度,極大豐富了其內涵,這是質的昇華,必將使太極拳的發展出現新的飛躍。
余認為,元明先生書中《淺談太極拳之「火候」》與《太極煉丹術行功論》是他代表性之佳作。濃縮了全書理論精華,文字簡潔,通順流暢,通俗易懂。高起點縱覽道家理論精髓,將《易》、道、術有機地融太極拳為一體。首次提出「動靜之機」是太極煉丹術行功「火候」,並以此為契機論述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文章以高屋建瓴之勢,環環相扣,古為今用,畫龍點睛。針對當前拳壇一些錯誤理念,指人明路,具有撥亂反正之功效。作者既有創新意識,又有大膽的創造精神,談古論今,論拳說道,堪為當代太極拳理論之新說。
二是,作者運用《來氏有極圖》和《先、後天八卦太極圖》象數易理的科學哲理,首次揭示道家內丹術和技擊修煉之奧秘,且有系統的一套體用之法,自成一派理論體系。道家內丹術被稱為千古絕學,自清末起中斷了百餘年,誤為失傳。作者為探索太極真諦,上下求索,曾閉門十餘載,潛心探幽,博覽古今典籍,吸取前賢論述精華,並致力於實踐。尤其對明代來知德太極哲理和五行學說,受到啟迪,獲其精髓。作者匠心獨運,全方位,新視角的逆向思維,廣角度探索與體悟,在內丹術領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本書圖文並茂,緊密結合陰陽相濟的修煉方法,由淺入深,絲絲入扣,最切實用。一卷在手,猶知明師親自面授,勢必將會一時洛陽紙貴。
三是,本書問世實非偶然。作者出身武術世家,自幼耳聞目染,頗受其父外家功夫熏陶,熱愛武術。成長之後,先後師從兩派太極名家,勤學苦練數十春秋,學有所成,積累了深厚的實踐基礎。兼之,長期從事技術工作,具有現代科學精神素質,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墨守師傳門規,不尊經泥古,敢於創新,祗要持之有據,敢為天下先。這種創新精神,難能可貴。
作者膽識過人,卓識遠見,經推本溯源後,他不受兩派師傳門規羈絆的約束,不畏險阻,且有發前人所未發之創建:解析了《太極圖》象數易理順逆之法,圍繞陰陽相濟核心,以逆煉之法為突破口,掌握與了通向道家內丹術大門的金鑰匙,被當代稱為「千古絕學」的內丹術之迷,終於被他的真修實證所揭秘。
元明先生雖然在道家養生科學領域,具有突破性的創建,但他深以高知《老子》書中「進道若退」之深邃內涵,故能泰然自若,義務授拳,淡泊名利,甘願做一位逍遙而不招搖,修心養性之隱士。尤其在當今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凸顯可貴。
余深信,太極科學哲理,一旦為海內外太極愛好者所掌握,自會熔入操練的招招式式,由形似可漸入神似,持之以恆,必能進入上乘領域。
應當特別提出的是: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帶來環境污染和生態的破壞,日益嚴重,已經威脅到人類世界的永續發展,引起世人普遍關注和不安。綠色工程順應人們意願而受到重視。道家養生科學,內涵極廣,潛力巨大,是人體生理和生命科學重要研究課題。而內丹術是最具魅力的綠色養生系統工程。二十年前,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教授就極為關注並對此項工程寄於厚望。道家內丹術蘊藏著延年益壽的巨大潛能,凝聚著華夏先民豐富的智慧結晶,它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瑰寶,應為人類所共有、共享的寶貴財富。
望海內外有識之士,鼎力以赴,共襄盛舉,為人類高質量的身心健康和超越常規的延年益壽,做出貢獻,造福人群,善莫大焉。
高級工程師 宋登華 謹識於成都
公元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學拳自敘
公元1940年,我出生於河南陝州城內後營巷,在西安長大。因家父去世早,由叔父戚儐供我讀書,培養我成長。1964年畢業於機械工業部西安儀表工業學校,分配在四川省機械設備成套局工作。
1967年春,我慕名拜在李雅軒老師門下,學習楊氏太極拳。雅軒老師河北交河縣人,是楊氏太極拳宗師楊澄甫先生之高足,追隨楊師十餘年。雅軒老師技藝全面,造詣極深,拳藝舒展大方,氣勢雄偉,鬆沉兼備,將鬆柔功夫練到了極至,動之則微,發之則巨,獨步一時,譽滿西南。雅軒老師性格豪爽,心地善良,待人誠懇,尤善心傳口授,為眾弟子所敬仰。因我是河南人,雅軒老師視我為北方同鄉,又念我是孤兒,備受關懷與厚愛。大陸文革期間,工作單位處於不正常狀態,我有較充足時間學拳,我與雅軒老師無話不談,情感篤深。不料,1969年初我被下放到四川省米易縣「省五.七干校」勞動鍛煉,一去就是三年半。
「五.七干校」每年有一個月的探親假,我回西安省親,由於我叔父戚儐跟隨任志義老師學習趙堡太極拳,在叔父的帶領下,我的堂弟建安,表弟寶安、大漢、廣漢等也先後拜在任老師門下學拳。在家族的耳濡目染下,我對趙堡太極拳也產生了興趣。在叔父的引薦下,我又拜在任志義老師門下,學習趙堡太極拳。
任志義老師是河南溫縣南張羌村人,在西安工作,是趙堡太極第十代名師鄭伯英愛徒之一。鄭伯英系河南溫縣趙堡鎮人,得和兆元之孫和慶喜之真傳,1931年在河南開封打擂,擊敗名流高手,鄭伯英奪得第一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鄭伯英曾任趙壽山部隊武術教官。50年代任西安市體委太極拳專職教練。
任志義老師授拳重視單式基本功訓練。單式練熟定型後,有機地組合起來,就是標準拳架。趙堡太極圈多複雜,步和圈圓,剛柔相濟,善化發、跌摔、擒拿和肘靠等技,深受青年人喜愛。任師太極拳功底紮實,動作規範,立身中正,輕靈圓活,勁整、身輕、步靈,尤善引進落空,借勁發放,獨具一格,頗有古典太極風範。任志義老師性格謙和,平易近人,能因材施教,遂將趙堡太極傳授於我,使我受益非淺,增強了我對太極拳深層次的認識。由於我具有這種習拳的特殊環境和經歷,兼融了楊氏和趙堡太極的技藝,這是我與多數同仁習拳經歷的不同之處。
1972年夏「五.七干校」結束,我返回成都原單位工作,又跟隨雅軒老師習楊氏太極拳,直至1976年春,雅軒老師謝世後,我才又開始習練趙堡太極拳。
1987年我回西安省親,任師送我1935年出版的杜元化著《太極拳正宗》木刻版原文複印本,由於該書未公開發行,僅在趙堡傳人中流傳。趙堡太極歷代遵守秘傳的門規,故拳壇對該書內涵及特點鮮有耳聞。為了弘揚這一古老的太極拳,在任師的授意下,我開始寫文章,將趙堡太極拳源流及拳理介紹給海內外讀者,先後有二十餘篇文章在《中華武術》、《武當》和台灣《太極拳》等雜誌上刊登。
十年前,我首先將先天八卦太極十三式手法介紹給海內外廣大讀者,本著對歷史和古人負責,更出於對今人的責任感,我時常想起台灣大學問家南懷瑾先生的教誨:「實在彌增惶恐,生怕誤人。因為徒手殺人,罪不過抵死而已,如果以學問誤人,便是戕人慧命,萬死不足以辭其咎。」(《中國文化泛言》18頁)先天八卦太極十三式手法理論,究竟是真,是偽;是真理,還是謬論,我卻說不清楚。為了防止誤導後學,從1990年起,我決心停止在文殊院練拳和義務教人,並暫停在成都的一切拳事活動。工作之餘,潛心在家研究杜元化書中的《太極拳總歌》。從一圓、兩儀、四象、八卦,即杜元化書中先天八卦太極十三式,層層修煉,逐漸有所感悟,嚐到了甜頭,堅定了信心。
隱退後的十年間,我充滿信心,決意走一條探索太極真諦之路。但我深感知識面不寬,於是開始學習《周易》、《老子》、道家易學、易圖和道家內丹學等相關理論。由於溯流而上,求其本,探其真,經過嘗試,豁然開朗,初識「廬山真面目」。我的探索,初步有所收穫。三年前,自感凝結了內丹,每當入靜之時腹部的小太極,道家稱「玄機」,可自動地旋轉,帶動真炁周流全身,初步導通了奇經八脈,實現了由天庭灌注下來的香甜味美的津液還丹(丹家稱瓊漿),腹式呼吸和胎息也伴隨而生。我的探索和實踐,為個人之體悟,僅供海內外同道參考。
退休後的三年間,在弟子胡明全的協助下,我定期到成都西城體育場義務授拳,並將我的新理念貫穿其中。三年來,學拳者興趣愈來愈濃,反映良好,這就更堅定了我的信念,願在有生之年,為太極拳技擊的提高和太極煉丹術的修煉,為人們的健康長壽,奉獻出我的綿薄之力。
戚建海2002年寒冬於成都
目錄
更新版序
感悟篇
徐序
初讀(太極拳技擊和煉丹術之奧秘)淺識(代序)
學拳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無極圖的含義
第三章 有極圖和太極圖概論
第四章 來氏有極圖
第五章 先、後天八卦太極圖
第六章 來氏有極圖
第七章 開合的含義
第八章 開合的妙用
第九章 陳清平的拳藝─騰挪架
第十章 陳清平時傑出的太極拳理論家
第十一章 太極煉丹術淵源與發展
第十二章 太極煉丹術性命雙修探秘
第十三章 文後寄語
附錄一 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論述選錄
附錄二 王柏青編著太極秘術
附錄三 和氏拳譜
附錄四 呂洞賓主要修煉著述
附錄五 張三豐主要修煉著述
附錄六 執著的追求 無私的奉獻
文後回復
附錄七 趙堡侯氏太極拳在上海的開拓者
附錄八 無私無畏的民間太極拳源流史研究者——為李師融先生八十華誕出版新著而致賀